[实用新型]一种增加测试点的轨道电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7510.3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2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敖奇;刘瑞;谢再盛;汪礼珺;李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迎新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点 盒体 预埋件 本实用新型 引接线电缆 电气设备 电气元件 安装孔 侧壁 固定预埋件 安装组件 测试设备 发生设备 盒体内部 盒体外部 内部设置 一端连接 影响整机 电通量 再利用 形变 轨道 插接 嵌有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加测试点的轨道电气设备,包括盒体和插接在盒体上的引接线电缆,所述盒体的侧壁嵌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的一端连接位于盒体内部的电气元件,预埋件的另一端位于盒体的外部,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和固定预埋件位置的安装组件,其中,所述盒体的侧壁开设有与预埋件对应的测试点安装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盒体外部开设测试点安装孔,将现有技术中的仅有一个测试点变为两个测试点,再利用预埋件,将电气元件与测试设备连接,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引接线电缆的形变而导致的电通量变化,从而影响整机指标和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当发生设备故障时,通过增加一个测试点,则能够准确的定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加测试点的轨道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设备维修是指为保持、恢复以及提升设备技术状态进行的技术活动。其中包括保持设备良好技术状态的维护、设备劣化或发生故障后恢复其功能而进行的修理以及提升设备技术状态进行的技术活动。
电气设备通常包括电线线缆与外部盒体,电线线缆能够连接其他电气设备,外部盒体能够保护电气元件正常稳定的工作。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或外部环境的影响,电气设备会发生损坏,或者工作人员的定期的检修,工作人员将利用测试设备对无法方便拆卸盒体的电气设备的电线电缆的端头部进行测试。但是,对电线电缆的端头进行测试,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第一,电线电缆的形状变化会导致电感量变化,影响整机指标的判定和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第二,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无法准确定位是电线线缆故障还是盒体内电气电路部分故障。
例如,作为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中构成绝缘破损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补偿调谐单元产品。补偿调谐单元产品的外形由盒体与引接线缆组成。由于产品应用特点需常年安装于轨旁,而产品内部电气元件又极易受潮湿环境影响,所以设备整体密封性要求很高,现有盒体没有增加额外测试点,只能通过引接线端头进行测试,导致整机指标的判定和测试结果的不一致,或无法准确定位是引接线故障还是盒体内电气电路部分故障。
为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增加测试点的轨道电气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增加测试点的轨道电气设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盒体和插接在盒体上的引接线电缆,
所述盒体的侧壁嵌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的一端连接位于盒体内部的电气元件,预埋件的另一端位于盒体的外部,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和固定预埋件位置的安装组件,其中,所述盒体的侧壁开设有与预埋件对应的测试点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预埋件为铜制品。
优选的,所述预埋件包括内部电性连接端、卡接件、第一卡接部、第一连接件、第二卡接部、第二连接件、外部电性连接端,所述电性连接端、卡接件、第一卡接部、第一连接件、第二卡接部、第二连接件和外部电性连接端之间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部电性连接端上活动套接有橡胶堵头,且橡胶堵头位于测试点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均呈齿轮状。
优选的,所述橡胶堵头包括橡胶底盘、与橡胶底盘固定连接的橡胶侧板,所述橡胶侧板的底部开设有圆环形凹槽,圆环形凹槽与橡胶底盘组成圆柱形空腔。
优选的,所述橡胶堵头的整体形状为圆台形。
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为螺栓组件,螺栓组件包括螺母和垫片。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缺槽,缺槽内固定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且耐高温密封圈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件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轨道电气设备为补偿调谐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75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