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废水资源化零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7030.7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3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史庆朝;张元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辰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料管 防水电机 端盖 转轴 环形侧面 螺旋叶 焊接 本实用新型 零排放系统 工业废水 上端 资源化 带动转轴 螺旋输送 同步转动 晶体的 下端面 转动 穿过 堵住 概率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废水资源化零排放系统,包括防水电机、端盖、送料管一、转轴、螺旋叶以及送料管二,所述送料管一焊接在管道一环形侧面下侧,所述端盖焊接在送料管一下端且端盖下端面固定防水电机,所述转轴固定在防水电机上端且转轴上端穿过端盖延伸至送料管一内,所述螺旋叶设置在转轴环形侧面上,所述送料管二焊接在送料管一环形侧面右侧,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水电机转动带动转轴和螺旋叶同步转动,达到螺旋输送送料管一内晶体的目的,便于输送晶体,降低了晶体堵住管道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工业废水资源化零排放系统,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机和无机盐的废水,零排放定义为工矿企业不向环境排放任何废水,工业废水全部回用。利用强制循环压缩蒸汽结晶器是一种高效结晶手段,利用蒸汽压缩机、结晶器以及换热器组合形成零排放系统,达到工业废水零排放要求,结晶器产出的晶体与卤水的混合物通过循环泵进入送料管后送往离心机或压滤,但晶体输送过程不稳定,容易堵住送料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废水资源化零排放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送料功能,堵塞概率低,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工业废水资源化零排放系统,包括结晶器,所述结晶器下端固定盐卤循环泵,所述盐卤循环泵下端固定管道一且管道一另一端固定在壳管式换热器右端下侧,所述管道一环形侧面上安装晶体输送组件,所述结晶器右端下侧焊接浓卤水进水管,所述结晶器上端安装除雾器,所述除雾器上端安装管道二且管道二另一端安装蒸汽压缩机,所述蒸汽压缩机下端安装管道三且管道三下端固定在壳管式换热器上端右侧,所述壳管式换热器下端左侧安装蒸馏水出水管,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右端上侧安装管道四且管道四右端固定在结晶器左端上侧,所述晶体输送组件包括防水电机、端盖、送料管一、转轴、螺旋叶以及送料管二,所述送料管一焊接在管道一环形侧面下侧,所述端盖焊接在送料管一下端且端盖下端面固定防水电机,所述转轴固定在防水电机上端且转轴上端穿过端盖延伸至送料管一内,所述螺旋叶设置在转轴环形侧面上,所述送料管二焊接在送料管一环形侧面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电机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上端开设通孔,所述转轴穿过通孔与防水电机键连接,所述端盖与送料管一连接处设置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一环形侧面下侧开设豁口一且豁口一内焊接送料管一,所述送料管环形侧面右侧开设豁口二且豁口二内焊接送料管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废水资源化零排放系统,因添加了防水电机、端盖、送料管一、转轴、螺旋叶以及送料管二,该设计通过防水电机转动带动转轴和螺旋叶同步转动,达到螺旋输送送料管一内晶体的目的,便于输送晶体,降低了晶体堵住管道的概率,同时端盖为防水电机提供了安装平台,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送料功能,堵塞概率低,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废水资源化零排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废水资源化零排放系统中晶体输送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管道一、2-晶体输送组件、3-盐卤循环泵、4-浓卤水进水管、5-结晶器、6-除雾器、7-管道二、8-蒸汽压缩机、9-管道三、10-壳管式换热器、11-蒸馏水出水管、12-管道四、21-防水电机、22-端盖、23-送料管一、24-转轴、25-螺旋叶、26-送料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辰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辰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7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