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纵-扭复合的超声椭圆振动车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5730.2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9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赵波;高国富;王晓博;赵重阳;贾晓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6B1/06 | 分类号: | B06B1/06;B23B1/00;B23B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401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端 变幅 超声椭圆振动 本实用新型 压电陶瓷片 车削装置 复合振动 叠加 超声波发生器 复合 高频电信号 互相垂直 连接结构 输出振幅 中心设置 纵向振动 半波长 垂直的 发射端 反射端 换能器 交汇处 铜电极 外端部 两组 竖直 小端 刀具 发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纵‑扭复合的超声椭圆振动车削装置,其变幅器整体呈T字形,其水平方向的一端设为小端,另一端设为第一大端,其竖直方向设为第二大端,所述第一大端和第二大端分别设置一组反射端、压电陶瓷片和铜电极,所述变幅器整体尺寸按照“半波长”规律设计,所述发射端的外端部中心设置刀具,两组压电陶瓷片分别在超声波发生器高频电信号的激励下产生互相垂直的纵向振动,两列波在交汇处相遇叠加,产生纵‑扭复合振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T字形结构设计,简化了换能器与变幅器之间的连接结构,并直接使相互垂直的一组振动直接叠加产生纵‑扭复合振动,大幅增加了发射端输出振幅,同时提高了纵‑扭分量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振动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纵-扭复合的超声椭圆振动车削装置。
背景技术:
纵-扭复合超声加工技术从诞生以来一直因为对硬脆材料良好的加工效果而受到广泛关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是常见的变幅器多采用换能器与变幅杆分体式设计,换能器与变幅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超声振动在传递的过程中会有较大的损失,不能在发射端获得理想的振幅。从而影响实际的加工效果,阻碍了超声加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减小占用空间、纵-扭复合振动效果好且有效提高发射端输出纵-扭分量比的新型纵-扭复合的超声椭圆振动车削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纵-扭复合的超声椭圆振动车削装置,包括反射端、压电陶瓷片、铜电极和变幅器,所述变幅器整体呈T字形,其水平方向的一端设为小端,另一端设为第一大端,其竖直方向设为第二大端,所述第一大端和第二大端分别设置一组反射端、压电陶瓷片和铜电极,所述变幅器整体尺寸按照“半波长”规律设计,所述发射端的外端部中心设置刀具,两组压电陶瓷片分别在超声波发生器高频电信号的激励下产生互相垂直的纵向振动,两列波在交汇处相遇叠加,产生纵-扭复合振动。
所述第一大端和第二大端的端面上分别设置一个法兰盘,并且,所述第一大端和第二大端的端面中心设置有螺纹孔,两组所述反射端、压电陶瓷片和铜电极分别通过连接螺栓串接在一起,并且,所述连接螺栓的内端与所述螺纹孔旋合连接。
每组所述反射端、压电陶瓷片和铜电极中包括四个压电陶瓷片和四个铜电极,二者间隔交错分布,相邻所述压电陶瓷片纵向极化方向相反,所述压电陶瓷片净化后采用专业粘合剂粘合,并进行老化处理;各接触面、圆周面进行精磨,达到粗糙度及跳动要求。
所述变幅器的中部为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侧面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间隔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变幅器的小端截面形状根据不同使用场景为圆形或者矩形,所述刀具为车刀或镗刀。
所述压电陶瓷片预应力为3000-3500N/cm2,根据压电陶瓷片的面积和连接螺栓的横截面积计算预紧力,并通过测力矩扳手施加预紧力,进一步保证接触面间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T字形结构设计,简化了换能器与变幅器之间的连接结构,并直接使相互垂直的一组振动直接叠加产生纵-扭复合振动,大幅增加了发射端输出振幅,同时提高了纵-扭分量比。
2、本实用新型对换能器部分进行一体式设计,在保证良好的模态叠加效果的情况下可减少超声波传递、叠加过程中的损失,确保在发射端获得理想的振幅。
3、本实用新型变幅器通过法兰与固定架连接,固定架的固定板上设有螺栓孔可以方便与机床连接。
4、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采用T字形结构的变幅器设计,两列波在交汇处相遇叠加,可以获得纵-扭复合振动,扩大了超声加工系统的适用范围,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5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换能器及包括其的超声外科器械
- 下一篇:应用于气体超声波流量计上的换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