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轧钢防划导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8559.2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6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陶永佳;闫自远;高天佐;牛保林;和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4 | 分类号: | B21B3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张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伸杆 轧钢 导轮 导向机构 防划 本实用新型 轧制 导向作用 轧制过程 擦伤 侧壁 弧面 划伤 跑槽 跑偏 自转 纠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钢防划导向机构,其中,所述轧钢防划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延伸杆(1)和第二延伸杆(2),且所述第一延伸杆(1)和所述第二延伸杆(2)之间形成有能够放置轧钢(3)的间隙;其中,所述第一延伸杆(1)和所述第二延伸杆(2)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导轮(4);所述第一延伸杆(1)和/或所述第二延伸杆(2)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有能够自转的第二导轮(5);所述第一导轮(4)和所述第二导轮(5)的弧面朝向轧钢(3)。实现了能对轧钢在轧制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其处于跑槽中间位置,有效避免侧壁的划伤和底部的擦伤,且能对其位置进行一定的纠正,防止跑偏造成的轧制结构的变化等问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运输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轧钢防划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圆钢生产表面质量要求高,成品轧件在跑槽内左右摆动剐蹭跑槽侧壁,容易造成划伤,且跑槽底部容易擦伤轧件。擦伤、划伤严重影响钢材表面质量,严重可引起顶锻开裂,若中间道次划伤可引起折叠等缺陷,造成后续打磨处理,浪费人力物力,且延长了交货期。
因此,提供一种能对轧钢在轧制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其处于跑槽中间位置,有效避免侧壁的划伤和底部的擦伤,且能对其位置进行一定的纠正,防止跑偏造成的轧制结构的变化等问题的轧钢防划导向机构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轧钢在轧制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其处于跑槽中间位置,有效避免侧壁的划伤和底部的擦伤,且能对其位置进行一定的纠正,防止跑偏造成的轧制结构的变化等问题的轧钢防划导向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轧钢防划导向机构,其中,所述轧钢防划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且所述第一延伸杆和所述第二延伸杆之间形成有能够放置轧钢的间隙;其中,
所述第一延伸杆和所述第二延伸杆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导轮;
所述第一延伸杆和/或所述第二延伸杆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有能够自转的第二导轮;
所述第一导轮和所述第二导轮的弧面朝向轧钢。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杆和/或所述第二延伸杆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形成有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与轧钢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段朝向远离所述轧钢的一侧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150°。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杆和所述第二延伸杆之间连接有稳定杆。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轮为U型导轮,且所述U型导轮的凹弧面朝向轧钢。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轮为圆柱体导轮,且所述第二导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段中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轮包括柱体和设置于所述柱体部的多块弧形板,且多块所述弧形板能够连接形成为圆环形轮毂;其中,
所述柱体的外表面上套设有能够沿所述柱体的轴线方向滑移的套体,且所述柱体的外表面上具有多个沿周向方向设置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柱体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套体能够与所述凹槽相嵌合;
所述套体的外部还通过连杆与所述弧形板各自连接,且所述柱体的端面与所述弧形板之间还连接有能够沿轴向伸缩的伸缩杆。
优选地,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套体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板铰接;
且多块所述弧形板形成的圆弧形轮毂的外表面上还套设有弹性套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8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机皮带助卷器截止阀的自动安全装置
- 下一篇:伺服电机驱动的夹送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