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1621.5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5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泉良;王琪;吴芳;顾春朋;文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44 | 分类号: | H01H50/44;H01H50/54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张小培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杆 直流接触器 动接触片 动铁芯 横隔板 静触点 上腔室 壳体 定位安装 驱动机构 永磁体环 安装槽 静铁芯 下腔室 本实用新型 支架内侧壁 活动穿设 内腔分隔 线圈定位 线圈功耗 相对布置 节能性 紧配合 内腔中 排布 上凹 竖向 下端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接触器,包括壳体、两个静触点、动接触片和驱动机构,壳体的内腔中定位安装有横隔板,横隔板将壳体的内腔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且横隔板上还定位安装有静铁芯;两个静触点并排布置于上腔室中,动接触片亦布置于上腔室中,并还与两个静触点分别沿竖向相对布置;驱动机构具有线圈、动铁芯和推杆,线圈定位设置于下腔室中,动铁芯活动置于线圈围成的空间内,推杆的下端紧配合穿置于动铁芯中,推杆的上部经活动穿设过静铁芯后,并与动接触片相连接,在线圈的支架内侧壁上凹设有一圈安装槽,并在安装槽中还定位嵌装有一永磁体环,永磁体环的配置可有效降低线圈功耗,大大提升直流接触器的节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线圈功耗的直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直流接触器的常规结构为:包括壳体、两个静触点、动接触片和驱动机构,其中,在所述壳体外固定套设有绝缘外壳,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定位安装有一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且所述横隔板上还定位安装有一静铁芯;两个所述静触点并排布置于所述上腔室中,所述动接触片亦布置于所述上腔室中,且所述动接触片还与两个所述静触点分别沿竖向相对布置;所述驱动机构具有线圈、动铁芯、推杆和复位弹簧,所述线圈定位设置于所述下腔室中,所述动铁芯活动置于所述线圈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推杆沿竖向布置,且所述推杆的下端紧配合穿置于所述动铁芯中,所述推杆的上部经活动穿设过所述静铁芯后,并与所述动接触片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的下部外。当所述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E1,并于磁间隙处产生磁势差M1,即为电磁吸合力,致使所述动铁芯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动接触片向上运动,使得所述动接触片分别与两个所述静触点相吸合连通。
然而,现有的直流接触器结构通常会使得线圈的功耗过高,不节能。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接触器,其不仅有效的降低了线圈功耗,节能性好;还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工作稳定性和抗短路能力。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接触器,包括壳体、两个静触点、动接触片和驱动机构,其中,在所述壳体外固定套设有绝缘外壳,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定位安装有一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且所述横隔板上还定位安装有一静铁芯;两个所述静触点并排布置于所述上腔室中,所述动接触片亦布置于所述上腔室中,且所述动接触片还与两个所述静触点分别沿竖向相对布置;所述驱动机构具有线圈、动铁芯、推杆和复位弹簧,所述线圈定位设置于所述下腔室中,所述动铁芯活动置于所述线圈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推杆沿竖向布置,且所述推杆的下端紧配合穿置于所述动铁芯中,所述推杆的上部经活动穿设过所述静铁芯后,并与所述动接触片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的下部外;在所述线圈的支架内侧壁上凹设有一圈安装槽,并在所述安装槽中还定位嵌装有一永磁体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隔板上居中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静铁芯的一侧定位嵌装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静铁芯的另一侧伸置于所述下腔室中;
另外,以所述动接触片分别与两个所述静触点断开的状态为基准,所述安装槽环绕在所述静铁芯的另一侧及所述动铁芯的上侧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一由铁磁材料制成并用以承接所述动接触片的承接件和一亦由铁磁材料制成的止挡件,其中,所述承接件连同所述动接触片一起活动套接于所述推杆的上部上,所述止挡件定位套接于所述推杆的上部上,并还位于所述承接件及所述动接触片的上方;且当所述动接触片分别与两个所述静触点相吸合连通时,所述止挡件还能够与所述承接件的顶侧之间形成磁路间隙,以对所述动接触片产生一受力方向向上的电磁吸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接件为由一横向底板和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横向底板上表面上的竖向侧立板共同组成的U型结构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16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继电器使用的改良型骨架
- 下一篇:具有高抗短路能力的直流接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