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肛吻合器用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7463.6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2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冯静娟;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007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板 滑槽 通槽 套件 套件本体 撑开部 肛门 吻合 本实用新型 两端开口 上下移动 有效解决 圆筒侧壁 弧形板 滑槽沿 圆筒轴 上端 并发症 下端 向内 轴向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肛吻合器用套件,包括套件本体和挡板,套件本体包括肛门撑开部,肛门撑开部为一圆筒,圆筒侧壁沿轴向开有通槽,通槽的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沿圆筒轴向设置并与所述通槽的长度相同,其两端开口;挡板为弧形板,其曲率半径与圆筒的半径相同,且其长度大于通槽的长度,挡板上端向内弯曲,其下端插入滑槽内并从滑槽中伸出,挡板可以沿滑槽上下移动。采用该结构的套件,可有效解决PPH手术后存在多种并发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肛吻合器用套件。
背景技术
根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痔疮的发病率高达49.14%,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影响较大。关于痔疮的发病机理,现代理论普遍接受肛垫下移学说,即认为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而形成。基于肛垫下移学说,1998年意大利longo教授首次提出痔上粘膜环形切除吻合术(PPH),即采用特殊的经肛门吻合器,行痔上粘膜环形切除吻合,能达到部分阻断供应痔疮血管的作用,同时,可以上提下移的肛垫组织,达到治愈痔疮的目的。PPH术式应用于临床30年来,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痔疮的主流术式之一,但存在术中、术后出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肛吻合器用套件,以解决PPH手术后存在多种并发症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经肛吻合器用套件,包括套件本体和挡板,套件本体包括肛门撑开部,肛门撑开部为一圆筒,圆筒侧壁沿轴向开有通槽,通槽的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沿圆筒轴向设置并与通槽的长度相同,其两端开口;挡板为弧形板,其曲率半径与圆筒的半径相同,且其长度大于通槽的长度,挡板上端向内弯曲,其下端插入滑槽内并从滑槽中伸出,挡板可以沿滑槽上下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套件本体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设置于圆筒末端,并与圆筒一体成型。
进一步,挡板的厚度与圆筒侧壁的厚度相同,挡板两侧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条,挡板通过滑条与圆筒滑动连接。
进一步,滑条由若干个与挡板一体成型的滑块组成,滑块的长度为0.5~1cm,滑块之间的间距为0.5~1cm。
进一步,圆筒的长度为3~4cm,其侧壁厚度为1.5~2mm;挡板长度为8~10cm,其上端弯曲部占整个长度的1/10。
进一步,通槽的弧长占整个圆弧弧长的1/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中的套件中包括挡板,挡板的长度大于圆筒的长度,在使用过程中可将小部分肠壁组织阻挡在圆筒外部,避免在术中将肠壁组织完全切断,保留一部分肠壁组织的弹性,有效防止了肛管直肠的狭窄问题,避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本实用中的挡板可以沿圆筒上下移动,即可以对挡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对不同部位的肠壁组织进行阻挡,而且容易置入或取出,不会损伤肠壁,操作方便,不会给病人带来痛苦。
3.本实用挡板两侧的滑条设置成具有一定间距的滑块,可以减小滑条与滑槽之间的接触面积,滑动摩擦力减小,挡板抽拉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2为套件本体立体视图;
图3为挡板立体视图;
其中,1、圆筒;11、通槽;12、滑槽;2、挡板;21、滑条;3、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7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吻合胆道再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管瘘口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