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导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3998.8 | 申请日: | 201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7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斌;陈顺兰;黄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橡胶软管 侧孔 支管 本实用新型 双腔导尿管 橡胶 气囊导管 导丝 底端 尿管 硬管 顶端安装 内部安装 手术效果 塑料封盖 有效引流 拔管 保证 刮擦 尿液 延伸 胀大 损伤 注水 改良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腔导尿管,包括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的顶端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内部安装有细硬管,所述细硬管的顶端贯穿气囊延伸至气囊的顶端,所述橡胶软管的顶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侧孔,侧孔有六个,所述侧孔的内侧安装有导丝,所述导丝的底端延伸至橡胶软管底端的外侧,所述橡胶软管的一侧安装有橡胶支管,所述橡胶支管的底端安装有塑料封盖,所述橡胶支管与气囊通过气囊导管连接,且气囊导管位于橡胶软管的内部。本实用新型设计改良气囊的位置,不但能够保证有效引流尿液,气囊胀大固定尿管的作用,还能够保证在气囊不注水或者气体的情况下不增加尿管的直径,从而避免了拔管过程中的刮擦损伤,保证了手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腔导尿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医疗水平进步飞速,临床所使用的医疗设备也不断改进,对于泌尿科所使用的导尿管,目前临床所用的双腔导尿管实用性强,技术成熟,固定确实,对于多数仅仅需要引流尿液的患者非常实用,它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是尿管置入后经过气囊或者水囊导管注入气体或者生理盐水,气囊围绕尿管环行胀大然后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尿管脱落,胀大的气囊通常位于距离尿管尖端一至二厘米后方,当拔管时需要抽出注入的气体或者液体,顺势拔出即可。
但是,现有的气囊所在的位置直径要稍大于尿管的本身,在置管和拔管的时候可能会增加部分尿道粘膜的损伤,对于接受尿道损伤修补手术、尿道下裂尿道重建手术还有尿道瘘修补手术的患者来说,这种拔管过程中直径超过尿道支架管的刮擦损伤会造成手术修补部位的损伤甚至整个治疗过程的失败;因此,为了满足此类特殊病患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双腔导尿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腔导尿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气囊所在的位置直径要稍大于尿管的本身,在置管和拔管的时候可能会增加部分尿道粘膜的损伤,对于接受尿道损伤修补手术、尿道下裂尿道重建手术还有尿道瘘修补手术的患者来说,这种拔管过程中直径超过尿道支架管的刮擦损伤会造成手术修补部位的损伤甚至整个治疗过程的失败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腔导尿管,包括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的顶端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内部安装有细硬管,所述细硬管的顶端贯穿气囊延伸至气囊的顶端,所述橡胶软管的顶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侧孔,侧孔有六个,所述侧孔的内侧安装有导丝,所述导丝的底端延伸至橡胶软管底端的外侧,所述橡胶软管的一侧安装有橡胶支管,所述橡胶支管的底端安装有塑料封盖,所述橡胶支管与气囊通过气囊导管连接,且气囊导管位于橡胶软管的内部,所述橡胶软管的底端安装有塑胶限位环,所述塑胶限位环的底面安装有密封橡胶圈,所述塑胶限位环的外侧安装有活动连接盖,所述活动连接盖内壁的下方设置有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内壁设置有卡扣,所述气囊与细硬管通过卡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丝的顶端与橡胶软管的内壁贴合,所述导丝与橡胶软管通过微型环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细硬管的底端延伸至橡胶软管的内部,所述细硬管与橡胶软管通过热熔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支管的底端延伸至塑料封盖的内部,所述橡胶支管与塑料封盖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塑胶限位环的底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塑胶限位环与密封橡胶圈通过卡槽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良气囊的位置至顶端,不但能够保证有效引流尿液,气囊胀大固定尿管的作用,还能够保证在气囊不注水或者气体的情况下不增加尿管的直径,从而避免了拔管过程中的刮擦损伤,保证了手术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橡胶软管顶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侧孔,尿液通过虹吸效应沿着侧孔进入到橡胶软管的内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塑胶限位环的底面安装有密封橡胶圈可以使装置与尿袋之间的密封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39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阶梯变径管球囊导管
- 下一篇:一种带有自灌注功能的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