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断开式转向系统摆臂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9641.6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1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沈阿荣;刘伟建;刘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4 | 分类号: | F16C35/04;F16C33/76;B60G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7102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摆臂轴 轴承总成 端盖 封盖 壳体 本实用新型 壳体内腔 转向系统 第一端 断开式 中隔圈 防松 装配 螺母 背对背装配 螺母组件 轴承间隙 轴向间隙 免维护 隔圈 锁紧 轴向 防水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开式转向系统摆臂轴装置,包括摆臂轴、轴承总成、壳体、端盖和封盖,所述摆臂轴通过设于其中部的轴承总成固定至壳体内腔中,所述轴承总成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中隔圈,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背对背装配在摆臂轴中部,中隔圈安装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且中隔圈的轴向长度适应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的轴向间隙;摆臂轴的第一端通过螺母组件锁紧,所述端盖装配在壳体的第一端,封盖装配在壳体的第二端,封盖和端盖将轴承总成和螺母封闭在壳体内腔中。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使用时无需反复调整轴承间隙,且具有双重防松措施,防松有效可靠,同时还具有防水免维护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转向系统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开式转向系统摆臂轴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汽车的越野机动能力,整车普遍采用独立悬架的结构,为适应独立悬架,转向系统需采用断开式结构。转向摆臂轴装置广泛应用于断开式转向系统中。该装置一般对称布置于车架左、右两侧或下侧,主要在低速并有一定冲击载荷下工作,要求转动灵活轻便,防松有效可靠,且由于越野车辆有涉水的工况,还要具有防水,免维护功能。现有技术的摆臂轴装置具有如下缺点:
(1)轴承间隙调整困难,效果一致性差,需要多次反复测试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2)常用的非金属嵌件六角锁紧螺母在受到振动冲击时,锁紧效果有限,易松动,导致摆臂轴有轴向窜动,易导致摆臂轴断裂。
(3)端盖和封盖处通过毡垫进行密封只能做到防尘,不能防水,在车辆涉水以后,通过上下端盖处的毡垫和滑脂嘴的螺纹,水容易渗入到装置内部,导致润滑脂变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断开式转向系统摆臂轴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缺陷,使其适用于低速旋转并能承受一定的冲击载荷的车用转向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断开式转向系统摆臂轴装置,包括摆臂轴、轴承总成、壳体、端盖和封盖,所述摆臂轴通过设于其中部的轴承总成固定至壳体内腔中,所述轴承总成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中隔圈,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背对背装配在摆臂轴中部,中隔圈安装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且中隔圈的轴向长度适应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的轴向间隙;摆臂轴的第一端通过螺母组件锁紧,所述端盖装配在壳体的第一端,封盖装配在壳体的第二端,封盖和端盖将轴承总成和螺母封闭在壳体内腔中。
进一步,所述螺母组件包括第一螺母单件和第二螺母单件,所述第一螺母单件和第二螺母单件的旋向相反,第二螺母单件压紧第一轴承,第一螺母单件压紧第二螺母单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母单件为带裙边的左旋螺母,第二螺母单件为右旋螺母,摆臂轴的第一端设有豁口,左旋螺母的裙边嵌入到豁口中锁紧。
进一步,所述摆臂轴为变径杆,所述变径杆包含依次相连的第一杆部、第二杆部和第三杆部,第一杆部外径小于第二杆部外径,第二杆部外径小于第三杆部外径,所述第一杆部位于摆臂轴的第一端,第一杆部上设有与螺母组件相适应的外螺纹;轴承总成装配在变径杆的第二杆部位置,封盖装配在第三杆部,且封盖与第三杆部的连接处装配唇密封。
进一步,壳体内腔为横腔与纵腔连通的T型腔体结构,所述横腔内径大于纵腔内径,T型腔体的纵腔与轴承总成过盈配合,纵腔高度不大于第一轴承台肩到第二轴承台肩的最远距离;T型腔体的横腔内径大于轴承总成的最大外径。
进一步,所述T型腔体的横腔内填充润滑脂。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非内腔设计面上设有泄水孔。
进一步,端盖与壳体配合的面上涂覆防水耐油的密封胶;封盖与壳体配合的面上涂覆防水耐油的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96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