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板车用防护板及滑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2170.6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3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胡仁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仁东 |
主分类号: | B62J17/00 | 分类号: | B62J17/00;B62K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五星国泰律师事务所 33245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321308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板车 防护板 本实用新型 滑板车车架 侧面中部 后轮位置 后轮 夹手 通孔 凸台 转动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滑板车用防护板及滑板车,防护板的一侧面中部具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用防护板应用于滑板车的后轮位置处,可有效防止转动折后轮与滑板车车架之间产生的夹手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用防护板及滑板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滑板车,如儿童滑板车,前轮为两个,后轮为一个,两个前轮为转向轮。滑板车的车架后叉部内的车轮转动过程中,因相对于车架后叉部是转动的,操作者的手指在此处容易夹伤,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用防护板及滑板车,结构巧妙,滑板车的后轮具有防护板,能有效防止夹手,且可拆装,功能多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防护板,防护板的内侧面中部具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开设有第一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板可安装于车轮与后叉部之间,因第一凸台可与车轮转动中心处的轴承内圈相抵靠,一方面可相对于轴承内圈不转动,另一方面,可使防护板内侧表面与转动的车轮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车轮转动,而防护板不转动,结构巧妙,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凸台呈渐缩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渐缩状的第一凸台有利于抵靠轴承内圈,便于插入轴承内圈或抵靠于轴承内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凸台的截面外缘呈圆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台的截面外缘呈圆形,便于与轴承内圈可靠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防护板的外缘呈圆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使得防护板与车轮的圆形特征相适应,使整体结构紧凑,防护板即使用手转动,可不防碍其正常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防护板的第一凸台的周向方向上向内凸出地设置有环状凸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状凸缘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加强防护板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环状凸缘的凸出高度低于第一凸台的凸出高度,使环状凸缘不与车轮接触,防护板不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防护板的外缘凸出地设置环形凸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缘位于环状凸缘外周方向上,可加强防护板结构强度,保证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小防护板与车轮在外周方向上的间隙,也可防止手指伸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环形凸缘的外周表面呈倾斜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缘的外周表面呈倾斜状,则环形凸缘呈渐缩形,有利于与车轮的轮毂相适配而不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防护板的另一侧面即外侧面具有标识部,所述标识部向防护板表面凹陷地设置为凹槽或凸出地设置为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标识部的设置,凸出中凹陷地设置一起防护板的表面,有利于将正确的那一侧面对着车轮安装,标识部也便于观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志部呈箭头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加强警示作用,避免操作者的手伸入该部位。另一方面,也可起到美化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防护板的内侧面上均布有第一凹槽或/和第二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的设置,有利于减轻防护板的重量,且可保证结构强度。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的设置,对应于标识部的位置,如防护板的外侧面设置向内凹陷的标识部,则在内侧面对应的具有凸出部,凸出部的周围则呈凹槽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仁东,未经胡仁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21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瓶车上使用的多功能挡泥板
- 下一篇:挡风玻璃安装结构及其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