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4、6线制和5线制兼容道岔表示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8460.3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3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润;杜春晖;耿艳宾;宋永风;金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润通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昭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9 | 代理人: | 黄素云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容 电阻 道岔表示 双向稳压二极管 电容 道岔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使用寿命 消波 道岔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4、6线制和5线制兼容道岔表示模块,该模块兼容道岔与道岔控制系统相连接;该兼容道岔表示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双向稳压二极管D1、第二双向稳压二极管D2。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通过电压消波方法实现了两种表示模式的兼容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4、6线制和5线制兼容道岔表示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道岔控制接口电路分为;4线制控制电路、5线制控制电路、6线制控制电路。现在所采用的道岔控制接口电路是根据不同的接口制式采用不同的定型继电器组合,继电器采用重力型继电器,以上做法的缺点是:(1)重力型继电器体积大、成本高、占用空间大;(2)重力型继电器电器寿命短、需要专业机构定期维修,除中国国铁外其他应用单位无此维修能力,严重影制约了中国信号产品走入国际市场。根据以上问题人们设计了小型模块化道岔接口电路,取消了重力型偏极表示继电器,改用电子电路采集道岔的位置状态,由于4、6线制和5线制的表示电压的整流模式不同,如图1所示;4/6线制表示信号采用的是二极管半波整流方式,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使得在电容上的积分电压不会回流,所以经R-C滤波后可得到较高的电压输出,4/6线制表示电路如图5所示;5线制表示信号采用的是二极管并联产生不对称负载方式,在电容上的积分电压有回流,所以经R-C滤波后输出电压很低,5线制表示电路如图6所示;4/6线制表示信号和5线制表示信号采用相同普通R-C 滤波后其输出电压存在巨大差距,两种表示信号无法兼容。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该研究背景下而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道岔控制接口电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 4、6线制和5线制兼容道岔表示模块,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通过电压消波方法实现了两种表示模式的兼容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4、6线制和5线制兼容道岔表示模块,所述兼容道岔与道岔控制系统相连接;该兼容道岔表示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双向稳压二极管D1、第二双向稳压二极管D2;
其中,该道岔表示模块还包括信号正端J1、信号负端J2,
所述第一双向稳压二极管D1的一端与信号正端J1的一端连接,第一双向稳压二极管D1 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还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
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采集A路经过滤波后的输出电压V2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连接GND;
所述第二双向稳压二极管D2的一端与信号正端J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双向稳压二极管 D2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
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还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
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采集B路经过滤波后的输出电压V3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连接GND;
信号负端J2的两端均与GND连接;
所述道岔控制系统采集A路经过滤波后的输出电压V2、采集B路经过滤波后的输出电压 V3,并将采集的输出电压V2与输出电压V3进行差值比较,当两者的差值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则说明电路发生故障,道岔控制系统作安全紧急处理;反之,则电路无故障,道岔控制系统不作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润通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润通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8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脚踏式道岔扳道器
- 下一篇:高速磁浮运行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