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静电吸附的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3643.6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0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柯绍云;李学杰;周建涛;何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诗冠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9F3/08;B32B27/32;B32B27/08;B32B27/30;B32B27/06;B32B3/08;B32B3/3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材层 离型纸 工作效率 静电吸附 标签 静电 标签技术 标签损坏 传统标签 光滑设置 周向分布 标签本 提示层 粘接剂 粘连块 粘连 取下 剥离 伤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静电吸附的标签,解决了由于传统标签通过粘接剂粘连,从而不易剥离,导致工作效率低,还可能会造成标签损坏的问题,由下而上包括第一离型纸以及主体膜,主体膜包括基材层以及提示层,基材层朝向第一离型纸的面上设置有粘连块以及若干静电条,静电条沿基材层周向分布并靠近基材层的边沿,基材层朝向第一离型纸的面呈光滑设置,减少在取下标签时对标签的伤害并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利用静电吸附的标签。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在玻璃面等硬质的被贴物上粘贴标签,一直利用粘接剂。但是,使用了粘接剂后不容易剥离,会发生破损,从而不会处于可再利用的状态,另外,粘接剂会残留,从而难以作为资源进行再利用,结果存在使用一次后就变成废弃物的问题。
在贴标签时,如果无法一次完成粘贴工作,便需要将标签撕下后重新贴,由于标签通过粘接剂粘连,从而不易剥离,不仅导致工作效率低,还可能会造成标签的损坏,甚至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静电吸附的标签,减少在取下标签时对标签的伤害并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静电吸附的标签,由下而上包括第一离型纸以及主体膜,主体膜包括基材层以及提示层,基材层朝向第一离型纸的面上设置有粘连块以及若干静电条,静电条沿基材层周向设分布并靠近基材层的边沿,基材层朝向第一离型纸的面呈光滑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从第一离型纸上取下主体膜,然后将对准被贴物体,将粘连块贴在被贴物体上,实现预定位,然后将向主体膜的四周拉伸,并将基材层与被贴物体抵接,在静电条的作用下,使主体膜稳定的贴在被贴物体上,且静电条是在静电的作用下贴在了被贴物体上,从而方便掀开主体膜并重新贴合,以及粘连块呈块状设置,即粘连块与被贴物体之间的粘连度小,从而方便撕下,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还减少在取下标签时对标签的伤害。
进一步的,基材层开设有沿粘连块周向设置的凹槽,凹槽内固定包围粘连块的弹性环,弹性环外侧壁与凹槽内侧壁间隙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凹槽以及弹性环,且弹性环包围粘连块,从而在侧边对粘连块起到了保护作用,减少了杂物落在粘连块上的概率。
进一步的,粘连块的底面高于弹性环底面0.01mm-0.03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连层的底面高于弹性环的底面,从而提高对粘连块的保护效果;且当粘连块与被贴物体相粘连时,挤压弹性环,弹性环朝向凹槽回缩,在掀起主体膜时,在弹性层的作用下,便于粘连层与被测物体的快速脱离。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与静电条一一配合的第二离型纸,第二离型纸位于基材层与第一离型纸之间,第二离型纸的一端延伸至基材层外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离型纸,从而便于使主体膜脱离第一离型纸,且减少对基材层的污染。
进一步的,第二离型纸的边缘固定有若干静电凸块,静电凸块远离基材层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静电凸块,静电凸块与第一离型纸静电相吸,从而便于第一离型纸与第二离型纸贴合,提高了主体膜与第一离型纸的稳定性;静电凸块远离基材层,从而第二离型纸的边缘与第一离型纸间隙设置,从而便于取出第二离型纸;在分离第二离型纸与主体膜后,可以将第二离型纸重新贴在第一离型纸上,便于统一回收。
进一步的,基材层设置有手持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手持部,从而便于从被贴物体上撕下主体膜。
进一步的,提示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以及耐磨层,防水层设置于耐磨层与提示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诗冠印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诗冠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3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