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电吸附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2598.2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0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柯绍云;李学杰;周建涛;何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诗冠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9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材层 离型纸 静电吸附 静电 环形槽 提示层 标签 标签技术 标签粘贴 光滑设置 周向设置 被粘物 标签本 粘接剂 剥落 胶糊 剥离 残留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静电吸附标签,解决了使用粘接剂等带将标签粘贴于玻璃面上时,将其剥离后会发生被粘物侧也会残留胶糊、或者表面的涂层剥落的问题,由下而上包括离型纸以及主体膜,主体膜包括基材层以及提示层,基材层设置于离型纸和提示层之间,基材层开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静电条,静电条以及基材层朝向离型纸的一面呈光滑设置,提高了标签的使用次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静电吸附标签。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在玻璃面等硬质等被粘物上粘贴通过印刷而制作标签,一直利用粘接剂等。近年来,从资材的再利用的观点考虑,期望这样的标签也能够在使用后以可再利用。
这是因为使用了粘接剂后不容易剥离,会发生破损,从而不会处于可再利用的状态,另外,粘接剂会残留,从而难以作为资源进行再利用,结果存在使用一次后就变成废弃物的问题。
另外,使用粘接剂等带将标签粘贴于玻璃面上时,将其剥离后会发生被粘物侧也会残留胶糊、或者表面的涂层剥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吸附标签,提高了标签的使用次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电吸附标签,由下而上包括离型纸以及主体膜,其特征在于,主体膜包括基材层以及提示层,基材层设置于离型纸和提示层之间,基材层开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沿环形槽周向设置的静电条,静电条以及基材层朝向离型纸的一面呈光滑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从离型纸上取下主体膜,然后将对准被贴物体,然后向主体膜的四周拉伸,并将基材层与被贴物体抵接,在静电条的作用下,使主体膜稳定的贴在被贴物体上;且静电条是在静电的作用下贴在了被贴物体上,从而方便掀开主体膜并重新贴合,从而提高了使用次数;且静电条呈环形设置,减少某一处翘起的概率,使主体膜贴合的更加平整。
进一步的,静电条的底面高于基材层底面0.01mm-0.03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静电条高于基材层,呈使基材层与离型纸之间间隙配合,从而便于取下主体膜,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基材层朝向离型纸的面上还嵌设有静电块,且静电条包围静电块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静电块,先将静电块与被贴物体贴合,从而实现主体膜的预固定,然后使静电条与被贴物体贴合,提高主体膜的稳定性,且还在预固定后,方便调节主体膜。
进一步的,环形槽内还设置有第一抗静电圈以及第二抗静电圈,第一抗静电圈以及第二抗静电圈沿静电条周向设置且分别位于静电条的内侧和外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抗静电圈以及第二抗静电圈,从而限制静电在基材层的底面上的延伸,从而减少静电条对被贴物体的影响。
进一步的,第一抗静电圈和第二抗静电圈分别与环形槽内壁固定贴合并与静电条间隙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抗静电圈、第二抗静电圈均与静电条间隔设置,一方面为主体膜受热膨胀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减少静电对第一抗静电圈以及第二抗静电圈的影响。
进一步的,第一抗静电圈、第二抗静电圈的底面与基材层底面平齐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抗静电圈、第二抗静电圈与基材层的的底面平齐,从而减少第一抗静电圈、第二抗静电圈与被贴物体之间的抵紧力,减少对静电条与被测物体相贴的影响。
进一步的,提示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以及耐磨层,防水层设置于耐磨层与提示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诗冠印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诗冠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25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