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梁可旋转自复位的超前液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9187.6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1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华;庞义辉;李提建;赵志礼;韩会军;孟二存;侯刚;张金虎;许永祥;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E21D15/55;E21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梁 立柱 可旋转 超前液压支架 自复位机构 自复位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巷道顶板 球头 销轴 压块 底座主体 复位弹性 固定卡槽 固定卡扣 固定销孔 立柱缸体 伸缩杆体 支架顶梁 主体结构 自动复位 支护 后顶梁 限位板 限位环 掉落 垫圈 降架 支架 柱窝 断裂 | ||
1.一种顶梁可旋转自复位的超前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柱、顶梁、立柱与底座固定卡扣、顶梁可旋转自复位机构;
所述底座通过与巷道底板岩层进行有效接触,为超前液压支架对顶板岩层形成有效支护力提供支点;
所述立柱用于对巷道顶板提供有效支护力;
所述顶梁用于与巷道顶板岩层进行接触,并通过立柱对巷道顶板岩层形成有效支护;
所述立柱与底座固定卡扣用于将立柱与底座进行固定,防止立柱出现水平方向移动;
所述顶梁可旋转自复位机构用于将立柱与顶梁进行铰接,并满足当巷道顶板平面与巷道底板平面处于非平行状态时,支架顶梁可以围绕立柱球头进行旋转;当支架进行降架操作后,支架顶梁可自动旋转复位至正常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梁可旋转自复位的超前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主体、立柱左侧压块、立柱右侧压块;其中,通过立柱左侧压块与立柱右侧压块可以有效限制立柱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梁可旋转自复位的超前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立柱缸体、伸缩杆体、立柱球头,立柱球头与伸缩杆体采用分体式设计,立柱球头的直径应大于伸缩杆体的直径,立柱球头通过球头内的螺纹与伸缩杆体上的螺杆连接固定;立柱球头设置左侧弹性卡槽与右侧弹性卡槽,用于放置复位弹性体,并在安装过程中为安装扳手提供紧固卡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梁可旋转自复位的超前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包括顶梁主体、立柱柱窝、顶梁可旋转自复位机构限位板、顶梁可旋转自复位机构固定销孔、销轴固定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梁可旋转自复位的超前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可旋转自复位机构包括立柱球头限位环、复位弹性垫圈,二者均采用圆环形整体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梁可旋转自复位的超前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球头限位环包括限位环与顶梁固定卡孔、复位弹性垫圈固定孔、复位弹性垫圈卡块、复位弹性垫圈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梁可旋转自复位的超前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垫圈包括立柱球头限位环连接孔、弹性垫圈与顶梁固定卡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梁可旋转自复位的超前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进液系统采用串联设计,但不同立柱分别设计安全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91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