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PS发泡蒸汽增压成型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8508.2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3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培青;黄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聚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李明通 |
地址: | 3505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胶圈 发泡 转轴 蒸汽 成型冷却装置 蒸汽增压 驱动电机输出轴 驱动电机 发泡桶 增压板 丝杆 本实用新型 消失模铸造 成型效率 底部连接 螺纹套接 上端 搅拌杆 下端 取出 穿过 节约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EPS发泡蒸汽增压成型冷却装置,特别涉及消失模铸造技术领域。这种EPS发泡蒸汽增压成型冷却装置包括蒸汽桶、发泡桶、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下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利用螺纹套接有增压板,所述增压板周围设有第一密封胶圈,所述蒸汽桶内侧设有2层或2层以上的第二密封胶圈,所述第一密封胶圈设于2层或2层以上的所述第二密封胶圈之间,所述蒸汽桶下方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端穿过所述蒸汽桶与所述发泡桶底部连接有2个以上的搅拌杆,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在节约能源的前提下将发泡模型快速取出以提高成型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失模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PS发泡蒸汽增压成型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消失模铸造是一种近无余量、精确成型的新工艺,消失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并不简单,需要先制成发泡模型,再在发泡模型上涂挂特制耐高温涂料,待将涂料烘干干燥后,置于特制砂箱中,再按工艺要求填入干砂,利用三维振动紧实,然后浇铸金属液,随后模型受高温气化消失,金属液置换模型,最后复制出与发泡模型一模一样的铸件,其中,在现有技术中发泡模型的成型过程通常利用蒸汽加热,但蒸汽加热过程耗能较大,且加热成型后不能立刻将发泡模型取出,需要将其冷却后取出,过程费时费力,影响效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发泡成型过程耗能较大且成型后不能马上取出从而影响效率的问题,提供的一种EPS发泡蒸汽增压成型冷却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EPS发泡蒸汽增压成型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EPS发泡蒸汽增压成型冷却装置,包括蒸汽桶、设于所述蒸汽桶内的发泡桶,所述蒸汽桶上方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蒸汽桶上端设有丝杆通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下端于所述丝杆通孔内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设于所述蒸汽桶内,所述发泡桶上端设有固定座,所述丝杆下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利用轴承套设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丝杆上利用螺纹套接有增压板,所述增压板周围设有第一密封胶圈,所述蒸汽桶内侧设有2层或2层以上的第二密封胶圈,所述第一密封胶圈设于2层或2层以上的所述第二密封胶圈之间,所述第一密封胶圈与所述第二密封胶圈活动接触,所述蒸汽桶下方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端穿过所述蒸汽桶与所述发泡桶底部连接有2个以上的搅拌杆。
优选地,所述增压板与所述蒸汽桶顶部通过弹簧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蒸汽桶一侧连接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桶另一侧连接有冷气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蒸汽桶一侧设有蒸汽阀门,所述蒸汽阀门设于所述蒸汽发生器上方,所述蒸汽桶底部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设于所述蒸汽阀门下方,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端穿过所述蒸汽桶底部连接有风扇叶片,所述风扇叶片设于所述蒸汽桶与所述发泡桶之间。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在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在第一转轴下端连接丝杆,然后利用螺纹在丝杆上套接增压板,然后在增压板周围设置第一密封胶圈,在蒸汽桶内设置2层或2层以上的第二密封胶圈,然后通过第一密封胶圈与第二密封胶圈的配合,以第一驱动电机为动力在蒸汽加热过程中将增压板下降,然后通过设置弹簧连接,增加增压板上升下降的稳定性,使蒸汽桶内的气压增加,从而加速蒸汽加热的过程,在发泡模型成型后然后通过设置第三驱动电机驱动风扇叶片转动,将热气从设置的蒸汽阀门吹出,同时通过设置冷气发生器,将冷气输入,将发泡模型冷却,从而实现能够快速将发泡模型取出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聚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聚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85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