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本体与中间接头界面压力测量回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4674.5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9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崔江静;仇炜;黄顺涛;孙廷玺;卢志华;袁永毅;裴星宇;李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固定 连接铜板 中间接头 界面压力 短电缆 大电流发生器 电缆本体 测量 支撑架 电缆中间接头 本实用新型 布置空间 辅助装置 第一端 输出端 两组 简易 支撑 | ||
一种电缆本体与中间接头界面压力测量回路,包括大电流发生器、连接铜板、短电缆、中间接头、电缆固定夹和支撑架,连接铜板包括第一连接铜板和第二连接铜板,第一连接铜板和第二连接铜板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大电流发生器输出端,电缆固定夹包括第一电缆固定夹和第二电缆固定夹,第一连接铜板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缆固定夹,第二连接铜板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缆固定夹,短电缆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电缆固定夹和第二电缆固定夹,中间接头设在短电缆中部,支撑架为两组,分别支撑第一电缆固定夹和第二电缆固定夹。本实用新型为电缆中间接头界面压力测量方法提供了一种简易的辅助装置,不测量结果精确,占地面积小,布置空间要求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传输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缆本体与中间接头界面压力测量回路。
背景技术
由于单根电缆不可能无限长,故电缆线路连接处及终端均需要附件来连接,这些部位在电缆线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电缆线路的故障大部分出现在电缆附件上,其中最主要的是电缆中间接头。电缆中间接头安装界面压力是评估接头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界面压力的不足可能导致沿面放电故障,而界面压力过大则会损害接头的寿命。因此,实际测量电缆中间接头的界面压力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实际测量电缆中间接头安装部位界面压力的研究甚少,主要以仿真为主,仿真与实测不能形成很好的对照。这也反映出了实际线路测量界面压力的困难程度,由于中间接头的结构和电气性能的复杂性,安装界面的不平整在高电压下会在某处形成很大的电场,甚至造成击穿,实际线路内置传感器测量难度较大。
中国专利CN201810083417.7公开了一种在电缆中内置传感器测量电缆中间接头界面压力的方法,该方法在实际测量中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才能实现,一般是采取十几甚至几十米长的电缆来模拟实际线路进行实验测量,这需要占用很大的实验场地,并且对实验电源也有很高的要求,实验难度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电缆中间接头界面压力测量的辅助工具,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缆本体与中间接头界面压力测量回路,包括大电流发生器、连接铜板、短电缆、中间接头、电缆固定夹和支撑架,所述连接铜板为两组,包括第一连接铜板和第二连接铜板,所述第一连接铜板和第二连接铜板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大电流发生器输出端的两个接线柱,所述电缆固定夹为两组,包括第一电缆固定夹和第二电缆固定夹,所述第一连接铜板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缆固定夹,所述第二连接铜板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缆固定夹,所述短电缆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电缆固定夹和第二电缆固定夹,所述中间接头设在短电缆中部,所述支撑架为两组,分别支撑第一电缆固定夹和第二电缆固定夹。
本实用新型中,大电流发生器能长时间大电流供电,可以由市电产生低压大电流,试验条件稳定、安全,低压大电流,需要的电源功率不大,并且可通过软件输入指令的方式,随意设置电流的加载方式。工作时,在电缆接头处设置好传感器后,启动大电路发生器,模拟实际电路的工作转态,从而实现压力的测量。本实用新型为缆中间接头界面压力测量方法提供了一种简易的辅助装置,不仅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精确,并且占地面积小,布置空间要求低,易于推广。
作为优选,短电缆长度在1m~2m之间,使本实用新型简单紧凑,整体回路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性强,通过简易的回路即可满足长期复杂的电缆附件界面压力实验,无需耗费大量的电缆材料,大大节约了实验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46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