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2522.1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6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彭军;张康卫;张宏峰;袁龙;王小兵;邹立业;姜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1/00 | 分类号: | E21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液筒 环形气囊 液体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回收罐 气源 油田开发技术 紧密套装 施加压力 液体回收 液体装置 排液口 外部 侧壁 充气 工作量 膨胀 | ||
1.一种液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集液筒(1)、排液组件(2)和固定组件(3):
所述集液筒(1)为筒状,所述集液筒(1)侧壁上设有排液口(11);
所述排液组件(2)包括排液管(21)和回收罐(22),所述排液管(21)入口连接在所述集液筒(1)的排液口(11)外端,所述排液管(21)出口连接在所述回收罐(22)入口处;
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支撑结构(31)、至少一个环形气囊(32)、控制气管(33)和气源(34),所述支撑结构(31)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气囊(32)安装于所述凹槽中,所述支撑结构(31)和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气囊(32)套装在所述集液筒(1)外壁上,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气囊(32)通过所述控制气管(33)连接所述气源(34),所述气源(34)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气囊(32)内充气,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气囊(32)在充气后体积膨胀并对所述集液筒(1)施加压力,所述控制气管(33)上设有调压结构(331),所述调压结构(331)用于调节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气囊(32)内的气体压力;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31)包括:支撑筒(311)、外壳(312)、上盖(313)和下盖(314),所述支撑筒(311)与所述外壳(312)均为筒状,所述上盖(313)和所述下盖(314)均为环状;
所述支撑筒(311)套装在所述集液筒(1)外壁上,所述外壳(312)套装在所述支撑筒(311)外壁上,所述外壳(312)高度大于所述支撑筒(311)高度,所述上盖(313)和所述下盖(314)分别固定在所述外壳(312)两个端部,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气囊(32)位于由所述外壳(312)、所述下盖(314)和所述集液筒(1)组成的凹槽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气囊(32)包括两个环形气囊;
所述凹槽为开设于所述支撑结构(31)内壁上的上下排列的两个凹槽;
所述两个环形气囊分别位于所述两个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清洁组件(4);
所述清洁组件(4)包括清洁气孔(41)、清洁气管(42)和清洁气源(43);
所述清洁气孔(41)位于所述集液筒(1)侧壁上,所述清洁气孔(41)外端通过所述清洁气管(42)与位于所述支撑结构(31)外部的所述清洁气源(43)连接,所述清洁气源(43)能够通过所述清洁气孔(41)向所述集液筒(1)内排放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罐(22)入口低于所述集液筒(1)的排液口(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组件(2)还包括:抽液设备(23);
所述抽液设备(23)安装于所述排液管(21)上,所述抽液设备(23)能够在所述排液管(21)入口处造成负压,在所述负压作用下,所述集液筒(1)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管(21)排入所述回收罐(22)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1)外壁上连接有环形手柄(3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2)通过固定销钉(316)套装在所述支撑筒(311)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25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口油液回收系统
- 下一篇:液压升降式电动脱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