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同步整流供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8808.2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9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左正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同步整流控制器 主变压器 二极管 副边绕组 异名端 供电电路 供电引脚 同步整流 吸收功能 电子电路技术 阴极 本实用新型 固定损耗 接地引脚 开关电源 输出引脚 一端连接 栅极连接 接地 结合点 减小 漏感 漏极 源极 振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同步整流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MOS管;同步整流控制器的供电引脚经过第二电容与主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异名端连接,同步整流控制器的输出引脚与MOS管的栅极连接,同步整流控制器的接地引脚分别与MOS管的源极、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以及主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异名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经过第一二极管后与主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异名端连接;第一电容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的结合点与同步整流控制器的供电引脚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MOS管的漏极以及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从而减小主变压器的漏感振荡,降低开关电源的固定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同步整流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电源是各种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犹如人体的心脏,为所有电类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动力。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电器的快速发展,对高效率、性能稳定的优质电源也有了极大的需求。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和MOSFET构成。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开关电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目前,开关电源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电源方式。
现代开关电源有两种:一种是直流开关电源;另一种是交流开关电源。直流开关电源的核心是DC/DC转换器。因此直流开关电源的分类是依赖DC/DC转换器分类的。也就是说,直流开关电源的分类与DC/DC转换器的分类是基本相同的,DC/DC转换器的分类基本上就是直流开关电源的分类。直流DC/DC转换器按输入与输出之间是否有电气隔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隔离的称为隔离式DC/DC转换器;另一类是没有隔离的称为非隔离式DC/DC转换器。隔离式DC/DC转换器也可以按有源功率器件的个数来分类。单管的DC/DC转换器有正激式(Forward)和反激式(Flyback)两种。双管DC/DC转换器有双管正激式(DoubleTransistorForward Converter),双管反激式(Double TransistrFlyback Converter)、推挽式(Push-Pull Converter)和半桥式(Half-Bridge Converter)四种。四管DC/DC转换器就是全桥DC/DC转换器(Full-Bridge Converter)。
如图1和3所示,在现有的反激式开关电源(单管反激式或双管反激式)中,当PWM信号控制的MOSFET关断时,就会有一个高频尖峰电压出现在其漏极上。这是由于主变压器的漏感和MOSFET输出电容谐振造成的,在漏极上过高的电压可能会击穿MOSFET;高频尖峰电压通过主变压器耦合到副边整流电路上,同样会引起整流电路损坏。为此就必须增加一个附加电路来钳制这个高频尖峰电压。常规吸收电路是将高频尖峰电压的能量吸收并通过发热的方式消耗掉,造成能量损失。并且,现有的反激式开关电源中的同步整流控制器的供电采用主变压器的辅助绕组实现。辅助绕组增加了主变压器的绕制难度,同时也会使主变压器的漏感增大,进而,高频尖峰电压也随之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同步整流供电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同步整流供电电路将主变压器的漏感与PWM信号控制的MOSFET的输出电容谐振产生的高频尖峰电压回收,并用于同步整流控制器的供电,避免了能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同步整流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MOS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8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增益高功率密度变换器
- 下一篇: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新型便捷式抑垢均压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