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启动用碱性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2502.6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1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效铭;赖武海;余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久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28 | 分类号: | H01M10/28;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315103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菁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启动 碱性充电电池 蓄电池 碱性电池 单组 电压保护器 碱性电池组 碱性蓄电池 正极 本实用新型 负极接线柱 正极接线柱 负极 并联组合 充电电池 单体圆柱 导线连接 供电结构 碱性锌锰 使用性能 依次串联 充放电 污染 应用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启动用碱性蓄电池,是以碱性充电电池作为汽车启动用蓄电池的供电结构,它具有由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电压保护器和碱性电池组共同构成的蓄电池,其中的碱性电池组是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单组碱性电池依次串联而成,每个单组碱性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均由导线连接电压保护器,每个单组碱性电池均是由若干个单体圆柱型碱性锌锰充电电池并联组合而成。因此,通过利用浅充浅放性能优良的碱性充电电池作为启动时间较短的汽车启动用蓄电池无疑是最好的应用,并且使用性能优良、充放电稳定,而碱性充电电池对环境比较友好,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污染少,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市场前景也就相当广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碱性蓄电池,具体是指汽车启动用碱性蓄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启动用蓄电池都是采用铅酸蓄电池,不但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污染,而且低温性能相对较差。由于碱性充电电池在深充深放性能一直不好,但在浅充浅放性能优良,而汽车启动用蓄电池的启动时间较短,在启动后发动机可以及时对电池进行充电,故碱性充电电池作为汽车启动用蓄电池无疑是最好的应用,而且碱性充电电池对环境比较友好,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污染少,显然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市场前景也就相当广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用性能优良、充放电稳定、相当适合于汽车启动用碱性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启动用碱性蓄电池,包括并联设置在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之间的电压保护器和碱性电池组,该碱性电池组是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单组碱性电池依次串联而成,每个单组碱性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均由导线连接电压保护器,每个单组碱性电池均是由若干个单体圆柱型碱性锌锰充电电池并联组合而成。
所述的碱性电池组是由8个结构相同的单组碱性电池依次串联而成,串联后的公称电压为12伏特,每个单组碱性电池的公称电压为1.5伏特。
所述的每个单组碱性电池均是由0~100个单体圆柱型碱性锌锰充电电池并联组合而成,并联后的公称电压为1.5伏特。
所述的0~100个单体圆柱型碱性锌锰充电电池并联组合并放置在电池固定架内,在电池固定架外还设有正极焊接片和负极焊接片。
所述的电压保护器和碱性电池组都封闭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的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均安装在壳体外部。
所述的8个单组碱性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由9根导线连接电压保护器,该9根导线依次为D1、D2、D3、D4、D5、D6、D7、D8、D9,所述的电压保护器由D10连接负极接线柱
所述的8个单组碱性电池中,每相邻两个单组碱性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之间均设有整体的连接片作串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设计了一种汽车启动用碱性蓄电池,它具有由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以及并联设置在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之间的电压保护器、碱性电池组共同构成的蓄电池,其中的碱性电池组是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单组碱性电池依次串联而成,每个单组碱性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均由导线连接电压保护器,每个单组碱性电池均是由若干个单体圆柱型碱性锌锰充电电池并联组合而成。因此,通过利用浅充浅放性能优良的碱性充电电池作为启动时间较短的汽车启动用蓄电池无疑是最好的应用,并且使用性能优良、充放电稳定,而碱性充电电池对环境比较友好,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污染少,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市场前景也就相当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碱性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单组碱性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久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久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2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