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标签以及使用该电子标签的胚胎器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2484.1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8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方剑文;张春荣;赵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楚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C12M3/00;C12M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识部 电子标签 器皿主体 胚胎 器皿盖 器皿 配对 读取 标记层 胶粘层 本实用新型 射频电路 医疗事故 分隔段 侧壁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标签,公开了一种电子标签以及使用该电子标签的胚胎器皿,其中电子标签包括相互配对的第一标识部与第二标识部,第一标识部的内部有射频电路,第一标识部的一面设有第一胶粘层,另一面设有第一标记层;第二标识部的一面设有第二胶粘层,另一面设有第二标记层;相互配对的第一标识部与第二标识部之间设有分隔段;胚胎器皿具有器皿主体与器皿盖,器皿盖的面积足够大能供第一标识部完全铺开设置,与第一标识部匹配的第二标识部则设在器皿主体的侧壁上,还在第一标识部与第二标识部上标记上相同的符号,从而实现器皿主体与器皿盖的配对,工作人员的读取胚胎信息时只要读取第一标识部上的数据即可,避免发生医疗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标签,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子标签以及使用该电子标签的胚胎器皿。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
目前,电子标签广泛的应用在胚胎培养领域,电子标签在胚胎器皿上使用时,胚胎器皿的厚度较小,电子标签的宽度较大,电子标签会露出胚胎器皿,实验人员在对胚胎器皿进行拿取时容易造成电子标签的掉落,若只是单纯的将电子标签的宽度降低,则会导致电子标签自身与频率不对应,此时电子标签失效,无法对相应的胚胎器皿进行标记,从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标签以及使用该电子标签的胚胎器皿,其具有减小医疗事故发生概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标签,包括相互配对的第一标识部与第二标识部,所述第一标识部的内部设置有射频电路,所述第一标识部的一面设置有第一胶粘层,另一面设置有第一标记层;
所述第二标识部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胶粘层,另一面设置有第二标记层;
相互配对的所述第一标识部与所述第二标识部之间设置有分隔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胚胎器皿具有器皿主体与器皿盖,器皿盖的面积足够大能供第一标识部完全铺开设置,与第一标识部匹配的第二标识部则设置在器皿主体的侧壁上,还在第一标识部与第二标识部上标记上相同的符号,从而实现器皿主体与器皿盖的配对,工作人员的读取胚胎信息时只需要读取第一标识部上的数据即可,不会将胚胎器皿搞混乱,避免发生医疗事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标识部内部未设置有射频电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未设置有射频电路的第二标识部可以具有比第一标识部更小的体积,从而能够完全平铺设置在胚胎器皿内。
进一步的,所述射频电路为铜蚀刻电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铜蚀刻电路的天线性能比铝蚀刻电路的天线性能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标识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标识部的宽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标识部能够完全设置在胚胎器皿上而不会有部位露出,第一标识部则与第二标识部配对。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段为分开所述第一标识部与所述第二标识部的分隔缝。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隔缝能利于工作人员分开第一标识部与第二标识部,避免工作人员分开第一标识部与第二标识部时将其撕坏。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段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标识部与所述第二标识部之间的蚂蚁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未使用电子标签时,蚂蚁线能将第一标识部与第二标识部连接在一起,不会分开,使用时将第一标识部与第二标识部一起拉出,并撕开蚂蚁线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楚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楚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24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