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元法二氧化氯发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0205.8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2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雷玉祥;郭宏亮;邹仁彦;王青梅;璩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水电厂 |
主分类号: | C01B11/02 | 分类号: | C01B1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计量泵 电气设备 投料管道 继电器 二氧化氯发生系统 本实用新型 腐蚀性气体 反应室 控制室 室内 化学反应 继电器触点 使用寿命 一端连接 反应物 控制端 挥发 投放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元法二氧化氯发生系统,包括继电器和三个用于投放反应物的投料管道,在投料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相应的电磁计量泵;各电磁计量泵的控制端均与继电器触点部分的其中一端连接;还包括反应室和控制室,所述电磁计量泵和投料管道均设置在反应室内,所述继电器设置在控制室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发生化学反应、容易产生腐蚀性气体的部分设置在反应室,将控制部分所用的电气设备设置在控制室,从而减少管道所挥发腐蚀性气体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害,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氧化氯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元法二氧化氯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三元法二氧化氯发生系统均为一体化设计,即电磁计量泵、电磁计量泵的进料管道、电磁计量泵的出料管道、混合反应管道和控制阀门等设备设置在同一室内,控制电路、继电器、二氧化氯投加量显示设置面板及相关电路元件也设置该柜体中。而用于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氯的盐酸、次氯酸钠、亚氯酸钠等液体物质,均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且腐蚀性很强,虽然生产厂家对这些控制电路进行了密封隔离,但是随着昼夜温差的变化,生产的呼吸效应,即便是发生系统内部管线发生有轻微泄漏产生的挥发性腐蚀气体,也同样能进入这些控制电路的密封空间之中,再加上控制电路的进出线孔并不具备密封作用,造成二氧化氯发生系统的控制电路因缘泄漏发挥气体的腐蚀作用故障率极高,严重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正常运行。
由于自来水厂或污水处理厂的消毒工艺十分重要,所以二氧化氯发生系统都是一用一备,当运行中的二氧化氯发生系统出现故障后,启用备用的二氧化氯发生系统,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二氧化氯发生系统发生故障,影响生产的问题,但由于运行和维护人员一般都不具备对二氧化氯发生系统电路部分的维修能力,因此,当二氧化氯发生系统出现故障后,都是请生产厂家到现场进行维修,发生了大量的生产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元法二氧化氯发生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用三元法制备二氧化氯时,由于气体挥发而对控制电路造成腐蚀,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元法二氧化氯发生系统,包括继电器和三个用于投放反应物的投料管道,在投料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相应的电磁计量泵;各电磁计量泵的控制端均与继电器触点部分的其中一端连接;
还包括反应室和控制室,所述电磁计量泵和投料管道均设置在反应室内,所述继电器设置在控制室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发生化学反应、容易产生腐蚀性气体的部分设置在反应室,将控制部分所用的电气设备设置在控制室,从而减少管道所挥发腐蚀性气体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害,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
作为对继电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继电器的数量为一,各投料管道上电磁计量泵控制端的同名端相互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触点部分与各投料管道上电磁计量泵控制端的同名端连接。
作为对继电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继电器为循环时间继电器。
作为对发生系统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冲洗管道和冲洗继电器;所述冲洗管道用于冲洗发生系统的输出管道;在冲洗管道上设置有冲洗电磁阀,冲洗继电器连接所述冲洗电磁阀;所述冲洗管道和冲洗电磁阀设置在反应室内,所述冲洗继电器设置在控制室内。
作为对控制室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室内还设置有转换开关,转换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用于连接电源,其中一个不动端连接各电磁计量泵控制端所连接的继电器,另一个不动端连接所述冲洗继电器。
作为对继电器控制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连接各继电器的线圈部分。
作为对控制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通讯模块。
作为对控制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为PLC逻辑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水电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水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02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