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瓶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8815.4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2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程曦;姚俊辉;杨居辉;陈锡波;董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座 水平螺杆 搬运装置 滑块 本实用新型 升降座 侧板 滑轨 驱动 升降机构 旋向相反 上端 导向杆 螺纹 滚轮 夹臂 块侧 两段 省力 竖直 外端 转动 升降 电机 贯穿 延伸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瓶搬运装置,包括基座、侧板,侧板的底部设有滚轮,两块侧板的内侧均设有竖直的滑轨,滑轨上设有滑动座,两个滑动座之间设有水平螺杆,水平螺杆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水平螺杆上设有两个滑块,滑块的外端延伸形成夹臂,两个滑动座之间还设有贯穿滑块的导向杆,其中一个滑动座的上端设有用于驱动水平螺杆转动的电机;两个滑动座的内侧之间通过升降座固定连接,基座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座升降的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省力、安全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瓶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工业蓬勃的发展,气体的使用场合从最开始的重工业使用演变为军事、汽车、机械制造、商业、家居等众多领域,汽车使用罐装气体方面主要有焊接、检测、实验三个领域。气瓶或气罐一般呈圆柱状结构,气瓶本身是可以进行重复使用的,在车间内需要频繁搬运、转移气瓶,由于气瓶内部通常储放可燃性气体或液体,搬运过程中药避免碰撞,目前车间内通常都是人工将气瓶搬运到拖车上,然后通过拖车把气瓶搬运到目的地后,最后人工卸下气瓶;气瓶需要人工反复搬运到拖车上、从拖车上卸下,劳动强度大,搬运过程中如果手滑容易导致气瓶掉落,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瓶搬运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省力、安全的气瓶搬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瓶搬运装置,包括基座、与基座两侧固定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底部设有滚轮,两块侧板的内侧均设有竖直的滑轨,所述的滑轨上设有滑动座,两个滑动座之间设有水平螺杆,水平螺杆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的水平螺杆上设有两个滑块,滑块的外端延伸形成夹臂,两个滑动座之间还设有贯穿滑块的导向杆,其中一个滑动座的上端设有用于驱动水平螺杆转动的电机;两个滑动座的内侧之间通过升降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基座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座升降的升降机构。电机带动水平螺杆转动,两个夹臂同时向外张开,移动基座使得夹臂移动到气瓶的两侧,电机反转,使得两个夹臂向内移动夹紧气瓶,然后升降机构带动升降座提升,气瓶同步提升后与地面分离,最后将整个气瓶搬运装置和气瓶移动到目的地,通过升降机构将气瓶下降到地面处,然后张开夹臂,气瓶与气瓶搬运装置分离;该种气瓶搬运装置使用方便、省力、搬运过程更加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上支撑座、下支撑座,所述的上支撑座与基座的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支撑座与基座的内侧下端固定,所述的上支撑座、下支撑座之间设有升降螺杆,所述的升降螺杆穿过升降座与升降座形成螺纹连接,所述上支撑座上设有与升降螺杆连接的升降电机。升降电机带动升降螺杆转动,从而实现升降座的升降。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座的侧面设有水平的支撑槽,所述滑块的内端设有与支撑槽滑动配合的支撑凸块。升降座升降时能够分担夹臂、气瓶的重量,整体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夹臂的内侧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表面设有橡胶层。橡胶层增加夹臂与气瓶之间的摩擦力,同时能防止夹臂损伤气瓶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槽的表面设有若干道凹槽,所述橡胶层的内侧设有若干道与凹槽配合的凸条。凸条与凹槽配合,连接稳定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的外侧面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之间设有竖直的滑杆,所述的滑杆上设有手柄座,手柄座与滑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手柄座的侧面设有锁止螺栓,所述手柄座的外端设有手柄拉环,所述的手柄拉环与手柄座之间转动连接。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调节手柄拉环的高度,使用更加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省力、安全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臂抱紧气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8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母上料机构以及紧固件自动加工设备
- 下一篇:多用途气动夹取终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