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药包温度可控的热灸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7824.1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1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3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包 温度 可控 热灸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药包温度可控的热灸贴,包括粘贴部和药品部,所述粘贴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药品部,所述粘贴部包括第一粘贴部、第二粘贴部和第三粘贴部,第一粘贴部与第二粘贴部之间通过胶粘连接固定,在第一粘贴部的有右侧表面胶粘固定有第一便撕部,第二粘贴部的中间位于缝制有母粘贴扣,与母粘贴扣粘贴连接的子粘贴,子粘贴上表面缝制有网状的药品放置网,填充物之间设有通气孔,在第二粘贴部的下表面胶粘固定有第三粘贴部,所述第二粘贴部的左侧与第一粘贴部之间设有第二便撕部,第二便撕部与第二粘贴部通过缝合的方式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通气孔可以实现散热;通过粘贴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换药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药包温度可控的热灸贴。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艾灸已经制成蕲艾灸贴,然而现有的蕲艾灸贴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温效果较差,导致蕲艾灸贴的使用效果下降,而在粘贴一段时间后,由于与人体接触,温度不断升高,需要散热,同时现在大多数热灸贴都是一体制成,贴上后的更换需要整体撕下,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药包温度可控的热灸贴,包括粘贴部和药品部,所述粘贴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药品部,所述粘贴部包括第一粘贴部、第二粘贴部和第三粘贴部,第一粘贴部与第二粘贴部之间通过胶粘连接固定,在第一粘贴部的有右侧表面胶粘固定有第一便撕部,第二粘贴部的中间位于缝制有母粘贴扣,与母粘贴扣粘贴连接的子粘贴,子粘贴上表面缝制有网状的药品放置网,放置网内部填充有药品,所述第二粘贴部由棉质的填充物,填充物之间设有通气孔,在第二粘贴部的下表面胶粘固定有第三粘贴部,所述第二粘贴部的左侧与第一粘贴部之间设有第二便撕部,第二便撕部与第二粘贴部通过缝合的方式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品部包括网状的药品放置网和艾灸药品填充物,括网状的药品放置网与子粘贴缝合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便撕部、第二便撕部的形状为半椭圆形,第一便撕部、第二便撕部相对于粘贴部向外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充物为棉质的填充物,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粘贴部和第三粘贴部由无纺布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改变通气孔可以实现散热;通过粘贴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换药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粘贴部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海棠职业学院,未经西安海棠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7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控温功能的面部艾灸仪
- 下一篇:一种可控烟的艾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