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信号线缆同轴防转固定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1030.4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0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凡乐;李小强;王帅;黄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仕得电气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12;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114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管 外绝缘层 线缆 旋紧 外压环 穿插 轨道交通信号 固定头 卡接柱 防转 环周 夹紧 接槽 同轴 本实用新型 自由度限制 卡接配合 稳定接触 稳定连接 周向内壁 周向外壁 可拆卸 旋转管 再利用 管内 接柱 内壁 外壁 外压 转动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轨道交通信号线缆同轴防转固定头,包括用于穿插线缆的主体管、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主体管的端部上并用于穿插外绝缘层的旋紧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旋紧管内、用于在其旋紧过程中从周向上夹紧所述外绝缘层的外压环,所述外压环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接柱,且所述主体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各所述卡接柱形成卡接配合的卡接槽。首先通过主体管穿插线缆,然后通过旋转管在主体管上的旋紧动作,使得内部的外压环逐渐从周向上夹紧外绝缘层,再利用外压环周向外壁上的卡接柱与主体管周向内壁上的卡接槽的卡接配合,实现对外压环周向旋转的自由度限制,从而防止外绝缘层受外力转动,保证稳定接触和稳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信号线缆同轴防转固定头。
背景技术
随着随电力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设施已投入使用。
在城市电力网络中,电力设施之间往往使用电缆互相连接。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的分类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
在轨道交通中,需要使用大量信号线缆来实现实时通讯,信号线缆一般包括两部分,即外层的外绝缘层和内层的线缆(缆芯)。此类信号线缆在接入轨道交通车辆或地面用电设备时,需要使用同轴线缆固定头来固定信号线缆的端部,以便同时固定线缆和外绝缘层。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结构本身缺陷,其受到整体高度限制,同轴线缆固定头与信号线缆端部的接触面有限,对外层的外绝缘层和内层的线缆的夹紧力均较小,容易导致信号线缆在与同轴线缆固定头穿插配合固定后,外绝缘层受到外力时仍然存在转动、扭转现象,如此容易造成接触不良、连接脱落等后果。
因此,如何在与信号线缆的端部形成穿插配合后,防止外绝缘层受外力转动,保证稳定接触和稳定连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信号线缆同轴防转固定头,能够在与信号线缆的端部形成穿插配合后,防止外绝缘层受外力转动,保证稳定接触和稳定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信号线缆同轴防转固定头,包括用于穿插线缆的主体管、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主体管的端部上并用于穿插外绝缘层的旋紧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旋紧管内、用于在其旋紧过程中从周向上夹紧所述外绝缘层的外压环,所述外压环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接柱,且所述主体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各所述卡接柱形成卡接配合的卡接槽。
优选地,所述外压环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4~8个所述卡接柱,且各所述卡接柱在所述外压环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外压环的周向内壁上开设有若干条内陷的环槽,用于在压紧所述外绝缘层时使其表层凹陷并夹紧。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管内、用于夹紧所述线缆并支撑所述外绝缘层的内壁的内撑环。
优选地,所述内撑环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圈用于将所述外绝缘层的内壁旋紧的螺牙。
优选地,所述旋紧管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外压环的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的外壁与所述旋紧管的内壁紧压,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所述外压环的外壁紧压。
优选地,所述主体管的内部还设置有环绕所述内撑环的垫片,且所述垫片的表面用于抵接所述外绝缘层的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仕得电气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倍仕得电气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1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