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硫化氢气体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4108.X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6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党秀娟;蒋建勋;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氢 法兰 含硫化氢气体 接管 处理装置 四通 压力表 推杆 控制点 本实用新型 碱式碳酸钠 碱性碳酸盐 无污染气体 安全稳定 耳式支座 工作流程 气体燃烧 筒体出口 装置结构 工艺流程 长弯管 储液罐 点火枪 输送管 锥形筒 火枪 储液 阀门 筋板 排出 平盖 去除 筒体 弯管 弯头 锥体 附带 污染物 电机 三通 体内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硫化氢气体的处理装置,包括电机、推杆、点火枪、四通、筋板,三通、弯头、1#法兰、接管、锥体、筒体、耳式支座、接管、2#法兰、平盖、接管、3#法兰、长弯管、阀门、压力表、储液罐、碱式碳酸钠、输送管组成,其工作流程主要是:带硫化氢的气体从四通进入后,通过控制点火枪,含硫化氢的气体燃烧后经过弯管通过沿路管道进入锥形筒体内,在沿着筒体出口进入含有碱性碳酸盐的储液罐中,发生反应后,最后将无污染气体排出,达到去除硫化氢的目的,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大大降低安装劳动强度,成本低廉,工艺流程简化,运行安全稳定,不会产生附带的污染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开采设备领域,主要用于油气田开采含有硫化氢气体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发展,随着油气田大规模的勘探开发与利用,使得含硫化氢的油气井也将愈来愈多。了解硫化氢的处理技术以及工艺过程,无论是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还是在防止事故发生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处理硫化氢的方法很多如物理脱硫方法、化学脱硫方法及生物脱硫方法,这些方法所涉及到的装置主要由废液箱、药箱、吸收塔、循环泵体等各种结构件构成,这些零部件设计过程比较繁琐,耗费的成本较高,组装的劳动强度也较大。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方法和装置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简易的含硫化氢气体的处理装置,装置组成部分的占地面积小,便于移动、装配、操作、维修,安全性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硫化氢气体的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便于维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含硫化氢气体的处理装置,包括电机、推杆、点火枪、四通、筋板、三通、弯头、1#法兰、第一接管、锥体、筒体、耳式支座、第二接管、2#法兰、平盖、第三接管、3#法兰、长弯管、阀门压力表、储液罐、碱式碳酸钠、输送管组成。
所述电机与推杆花键连接,点火枪与推杆焊接固定,四通与推杆经过筋板焊接固连,三通和弯头与四通依次依次焊接连接,法兰的一端与弯头连接,另一端与锥体焊接连接,锥体的上平面与筒体焊接连接,耳式支座焊接连接在筒体的左侧外圆柱面,第二接管与平盖焊接在筒体的上表面,第二接管上端焊接有法兰,第二接管左端焊接固连在筒体的右侧外圆柱面上,第三接管右端连接法兰,长弯管一端与法兰连接、另一端连接储液罐的进口端,碱式碳酸钠储存在储液罐内,阀门与右端的压力表连接在长弯管的外圆柱面。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通过长弯管联通后进入含有碱性碳酸盐的储液罐中,流体输送管连接储液罐的出口端,流体通过流体输送管的出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平盖、第三接管、法兰、长弯管、阀门都由45#不锈钢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的点火枪可以沿着推杆移动,保证点火的安全和方便,将燃烧化学反应与溶液化学反应相结合,彻底清除气体中存在的硫化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含硫化氢气体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中:1.电机 2.推杆 3.点火枪 4.四通 5.筋板 6.三通 7.弯头 8. 1#法兰 9.第一接管 10.锥体 11.筒体 12.耳式支座 13.第二接管 14. 2#法兰 15.平盖 16.第三接管 17. 3#法兰 18.长弯管 19.阀门 20.压力表 21.储液罐 22.碱式碳酸钠 23.输送管24.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41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室RTO净化塔
- 下一篇:一种内燃式废气地面火炬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