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氧化氮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9303.3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9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沙洪;王磊;王妍;赵舒;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21/32 | 分类号: | C01B21/32;C01B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30019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氧化氮 放电 一氧化氮发生装置 还原 本实用新型 二氧化氮 氮气 原材料制备 技术效果 气体产生 便携性 连通 氧气 | ||
1.一种一氧化氮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舱以及与所述放电舱连通的第一还原舱;其中,
所述放电舱,用于对进入所述放电舱的第一气体产生第一反应得到第二气体,其中,所述第二气体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所述第一还原舱,用于将所述放电舱所输送的所述第二气体中的二氧化氮还原为一氧化氮,得到第三气体;其中,所述第三气体中的一氧化氮的浓度大于所述第二气体中一氧化氮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放电舱相连通的进气舱,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气舱内的传动机构;
所述进气舱,用于过滤进入所述进气舱的气体,得到所述第一气体;
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进气舱中的所述第一气体输送到所述放电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还原舱内设置有钼丝管;
所述钼丝管,用于将所述第二气体中的二氧化氮发生还原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钼丝管呈螺旋状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还原舱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置式电流源,分别与所述钼丝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接,用于向钼丝提供输出电流,所述钼丝根据所述电流产生热量,使所述第一还原舱的温度升高至预设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接在所述放电舱的内部的火花塞,以及与所述火花塞电连接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调节所述火花塞两端的控制电压;
所述火花塞,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电压产生电火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还原舱,与所述第一还原舱相连通,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二还原舱的所述第三气体中的二氧化氮进行还原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浓度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还原舱的出口处,与所述控制器无线通信,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还原舱出口处一氧化氮的输出浓度;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出浓度调节所述火花塞两端的控制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气管;
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二还原舱相连通,用于将经所述第二还原舱进行还原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舱的腔体为圆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93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舱及一氧化氮发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反应舱及一氧化氮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