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投射拾取一体式网球训练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9040.6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3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戴昕哲;张德义;李仕强;王琪;李荣敏;徐海浩;李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9/38 | 分类号: | A63B69/38;A63B69/40;A63B4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205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拾取 储球筒 底板 网球训练 弧形板 投射 输送机构 投射机构 侧挡板 导球板 球入口 滚筒 机器人 体内 便于携带 壳体内部 行走机构 训练效率 移动电源 控制器 入球口 下端面 分球 壳体 外底 下端 网球 延伸 购买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投射拾取一体式网球训练机器人,包括壳体和底板,底板下端面设置有行走机构,底板上开设有拾取孔,拾取孔连接有滚筒和弧形板,弧形板两侧连接有侧挡板,弧形板、侧挡板和滚筒构成了拾取通道,壳体内部设置有储球筒和输送机构,储球筒上开设有储球入口,输送机构的一端与拾取出口相对,另一端与储球入口相对,储球筒位于底板上方,储球筒底部开设有分球孔,壳体内设置有网球投射机构,储球筒外底面上连接有一导球板,导球板下端延伸至投射机构的入球口,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和移动电源。同时具备拾取功能和投射功能的网球训练机器人有利于训练效率的提高,且降低购买成本,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射拾取一体式网球训练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网球这项运动,国内的网球场地、网球爱好者都逐年增加,网球是一个需要耗费很多体力的多人运动,所以想要打网球就需要找到合适对手以及减少体力的浪费,因此网球训练机器人营运而生,网球训练机器人通过投射机构将网球向球员投射,球员通过球拍反击网球达到运动效果。
但是网球训练机器人内部的容量有限,一轮投射结束之后,需要人工将散落球场的网球捡起并归置到机器人的储球筒里,然后才能进行下一轮的投射,而散落全场的网球,捡起来并不那么轻松,需要消耗球员大量的体力。
为了节省体力,目前市面上推出了多种网球拾取机器人,但对于普通家庭,两个机器人的费用昂贵,且携带不便,而且两个机器人在球场上也存在相互碰擦受损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射拾取一体式网球训练机器人,该机器人同时具备拾取网球和投射网球的功能,克服传统训练机器人功能单一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投射拾取一体式网球训练机器人,包括壳体,壳体底部为底板,底板下端面设置有行走机构,底板上开设有一条沿底板轴线延伸的拾取孔,拾取孔内转动连接有垂直于底板轴线的滚筒,拾取孔一侧底板上连接有驱动滚筒转动的拾取电机,滚筒轴向一侧的拾取孔内固定连接有一块以滚筒轴心为圆形的弧形板,弧形板下端位于底板下方,弧形板上端位于底板上方,弧形板两侧连接有侧挡板,弧形板、侧挡板和滚筒构成了可容纳网球的拾取通道,拾取通道位于底板下方的开口为拾取入口、位于底板上方的开口为拾取出口,弧形板凹弧面与滚筒之间的距离略小于网球直径,以使拾取通道对网球的夹持力克服网球自然下落,滚筒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网球直径,拾取入口的下沿位于滚筒下方,壳体内部设置有一个储球筒和一个输送网球的输送机构,储球筒上开设有储球入口,输送机构的一端为输送入口,另一端为输送出口,各拾取通道的拾取出口与输送入口相对,输送出口与储球入口相对,所述储球筒位于底板上方,储球筒底部开设有供网球穿过的分球孔,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网球投射机构,壳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投射机构相对应的投射口,储球筒外底面上连接有一导球板,导球板的上端围绕在分球孔外围,下端延伸至投射机构的入球口,导球板上端面设置有可容纳和引导网球的导球凹槽,壳体内设置有分别与拾取电机、输送机构、行走机构、投射机构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向网球拾取装置上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的移动电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下端面上的三个成三角形布置的轮子,其中两个轮子同轴设置且分别通过独立的行走电机驱动,另一个轮子为万向轮,两行走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受控制器控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位于底板轴线两侧的壳体上对称设置有一个机械手,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两个横向并排排列的摄像头,所述机械手与摄像头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9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检测击打力度的沙袋
- 下一篇: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