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7530.2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8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富;沙宗天;刘凯;陈通;廖乙宇;李强;吕德斌;彭唯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沁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仰拱 上表面 汇流槽 引流管 初期支护 二衬 防水板组件 支护 细石混凝土垫层 本实用新型 防水构件 汇流通道 排水结构 上端 浇筑 隧道 维护结构 轴向设置 内表面 围合 连通 延伸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排水结构,包括初期支护、防水构件和二衬支护,防水构件包括汇流槽、引流管和防水板组件;初期支护具有仰拱部;汇流槽沿初期支护的轴向设置于仰拱部底端的上表面,汇流槽与仰拱部底端的上表面围合形成汇流通道;引流管设置于仰拱部的上表面且位于汇流槽两侧且与汇流通道连通,引流管延伸至该侧的仰拱部的上端;防水板组件同时覆盖汇流槽、引流管、仰拱部的上表面以及其余初期支护的内表面设置;仰拱部上方的防水板组件的上表面浇筑有细石混凝土垫层,二衬支护浇筑于细石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二衬支护低于引流管的上端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二衬的引排效果、利于维护结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排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地铁工程暗挖隧道二衬排水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常规的施工方法是在铺设防水板前,在初期支护的边墙两侧与拱底安装透水盲管进行引排。但由于一些特殊岩层、富水区域,常规的透水盲管引流效果不佳,往往在仰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防水板背后因初期支护的浸水,日积月累会存在无法引流的积水。在二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部分施工缝位置,更是出现渗漏水现象。若在这种富水区域仍采用常规的透水盲管进行引流,一是二衬依然存在渗漏水,影响结构质量;二是在后期的堵水工作中,产生额外的费用较大;三是透水盲管材料浪费,且不能有效保证排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排水结构,其能够有效解决富水区域排水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隧道排水结构,包括初期支护、防水构件和二衬支护,防水构件包括汇流槽、引流管和防水板组件;初期支护浇筑于隧道孔洞的内表面,初期支护具有仰拱部;汇流槽沿初期支护的轴向设置于仰拱部底端的上表面,汇流槽与仰拱部底端的上表面围合形成汇流通道;汇流槽两侧壁设有用于安装引流管的安装缺口;引流管设置于仰拱部的上表面且位于汇流槽两侧;位于汇流槽一侧的引流管,一端容置于该侧的安装缺口,另一端延伸至该侧的仰拱部的上端;引流管与汇流通道连通,引流管分布有引流孔;防水板组件同时覆盖汇流槽、引流管、仰拱部的上表面以及其余初期支护的内表面设置;仰拱部上方的防水板组件的上表面浇筑有细石混凝土垫层,二衬支护浇筑于细石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二衬支护低于引流管的上端设置。
进一步地,防水板组件包括第一土工布、防水板本体和第二土工布;第一土工布同时覆盖汇流槽、引流管、仰拱部的上表面以及其余初期支护的内表面设置,防水板本体设置于第一土工布的内表面,第二土工布设置于防水板本体的内表面,细石混凝土浇筑于仰拱部上方的第二土工布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汇流槽两侧壁的安装缺口位置相对,汇流槽设有多对安装缺口,多对安装缺口沿初期支护的轴向间隔设置,安装缺口均对应安装有引流管。
进一步地,引流管与安装缺口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引流管沿初期支护的周向设置。
进一步地,引流孔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引流管高于二衬支护的端部的引流孔作加密处理。
进一步地,汇流槽采用槽钢,引流管采用PVC管。
进一步地,引流管通过铆钉与安装缺口固定连接,引流管与安装缺口的连接处用水泥砂浆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7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