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2.5兆瓦风电机组弹性支撑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8442.8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2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嘉伟;徐惠民;邱鸿;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尔信机械(泰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00 | 分类号: | F03D80/0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王威钦 |
地址: | 22541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支撑 下支撑 螺杆 圆孔 半圆柱体形槽 兆瓦风电机组 本实用新型 弹性支撑 螺纹孔 螺帽 共振问题 固定设置 螺杆固定 圆柱体形 上端 发电机 贯穿 适配 下端 相等 零部件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2.5兆瓦风电机组弹性支撑,包括上支撑与下支撑,上支撑与下支撑上均设置螺纹孔,与螺纹孔适配设有螺杆,上支撑与下支撑通过螺杆固定连接,螺杆的长度大于上支撑与下支撑的高度之和,螺杆超出上支撑的部分及超出下支撑的部分分别固定设置有螺帽,上支撑为下端中部设有第一半圆柱体形槽的长方体,第一半圆柱体形槽贯穿上支撑,下支撑为上端中部设有第二半圆柱体形槽的长方体,第二半圆柱体形槽贯穿下支撑,第一半圆柱体形槽与第二半圆柱体形槽配合形成圆孔,圆孔内设置圆柱体形的弹性体,上支撑与下支撑的长宽均相等,圆孔的直径小于上支撑的宽,螺杆位于圆孔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零部件和发电机的共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2.5兆瓦风电机组弹性支撑。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节能减排的深入展开,各国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步伐也不断加快。风电建设,尤其是海上风电,己成为全球的焦点,各国对海上风机的制造热情也与日俱增。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不同于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它是在现有陆地风力发电机组基础上针对海上风资源环境进行适应性海洋化发展起来的。为了承受海上的强风载荷、海水腐蚀和波浪冲击等,海上风电机组的基础远比陆上的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高。我国海上风力发电起步比较晚,受限于技术、研发的不足,兆瓦级以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主要零部件还是仍然依靠国外进口,国内企业还无法大规模自主生产。风电设备制造业是风电产业的核心,随着国内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高质量的兆瓦级以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主要零部件供不应求,现在兆瓦级以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主要零部件的国产化、规模化生产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海上风力发电发展的瓶颈。
为了减少零部件和发电机的共振问题,目前广泛采用弹性支撑,但其效果一般,且无法调整,而且一般只能解决一个方向的振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2.5兆瓦风电机组弹性支撑,减震效果明显,且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调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2.5兆瓦风电机组弹性支撑,包括上支撑与下支撑,上支撑与下支撑上均设置螺纹孔,与螺纹孔适配设有螺杆,上支撑与下支撑通过螺杆固定连接,螺杆的长度大于上支撑与下支撑的高度之和,螺杆超出上支撑的部分及超出下支撑的部分分别固定设置有螺帽,上支撑为下端中部设有第一半圆柱体形槽的长方体,第一半圆柱体形槽贯穿上支撑,下支撑为上端中部设有第二半圆柱体形槽的长方体,第二半圆柱体形槽贯穿下支撑,第一半圆柱体形槽与第二半圆柱体形槽配合形成圆孔,圆孔内设置圆柱体形的弹性体,上支撑与下支撑的长宽均相等,圆孔的直径小于上支撑的宽,螺杆位于圆孔的一侧。这种弹性支撑除了本身的上支撑、下支撑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还在上支撑及下支撑之间形成的圆孔内设置弹性体,这样增强了本弹性支撑的减震性,并且由于螺杆长度较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当继续出现共振时可以通过调整螺帽来实现重新调整,使得上下支撑之间的间距随着弹性体的磨损逐步调小,以延长弹性支撑的减震时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支撑及下支撑水平设置,螺杆竖直设置,上支撑及下支撑上设有若干个螺纹孔,螺杆数量与上支撑的螺纹孔数量一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下支撑其下端设置上垫板,上垫板上设置与螺杆适配的螺纹孔,上垫板通过若干个弹性圆柱与下垫板固定连接,弹性圆柱有的竖向设置、有的横向设置,下垫板上设置与螺杆适配的螺纹孔。这样在下支撑下又设置能够减震的弹性圆柱,且弹性圆柱有的横向、有的竖向,这样既可以最大化减小风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竖向的振动,还能减小横向的振动,能够减小两个方向的共振,减震效果要比常规的弹性支撑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下支撑其下端设置上垫板,上垫板上设置与螺杆适配的螺纹孔,上垫板通过若干个弹性体与下垫板固定连接,弹性体呈球体状,下垫板上设置与螺杆适配的螺纹孔。球体状的弹性体则不管共振或振动的方向是哪个方向,都能减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尔信机械(泰兴)有限公司,未经惠尔信机械(泰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84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塔筒盖板装置
- 下一篇:3兆瓦风力发电机组轮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