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色3D打印笔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03023.7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0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蓝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06 | 分类号: | B29C64/106;B29C64/336;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杆 固定板 储墨筒 下端 卡块 通孔 打印 液体驱动器 单向活塞 导液针 多色 滑槽 吸墨 本实用新型 连接导液管 连接滑动块 笔杆内壁 多色打印 截面圆心 数量一致 笔头 上端 导液管 门连接 内固定 外固定 伸入 外壁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色3D打印笔,包括笔杆、储墨筒和固定板,笔杆内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笔杆内壁上,固定板上围绕截面圆心设有若干通孔,通孔的数量与固定板内的储墨筒数量一致,储墨筒位于固定板的通孔内,笔杆上设有若干滑槽,滑槽内均设有卡块,卡块在笔杆外固定连接滑动块,卡块在笔杆内固定连接连接块,连接块均固定连接在储墨筒外壁上,储墨筒的下端均设有单向活塞门,单向活塞门连接导液针的上端,导液针下端均连接在吸墨盘上,吸墨盘的下端设有液体驱动器,液体驱动器下端连接导液管,导液管伸入笔杆下端的笔头内,实现了多种色彩的随意切换,增加了打印笔的多色打印功能,操作简单,维护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色3D打印笔。
背景技术
3D打印笔是一种新型的3D技术产物,利用3D打印笔在平面书写绘画通过3D打印形成 3D立体的作品,在3D打印中由于产品的需求,往往需要多种墨料配合才可以完成最终的产品,使打印过程中需要不停更换打印笔或打印笔中的打印墨料,影响了3D打印的工作效率,需要一种可以便捷切换的多色3D打印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色3D打印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色3D打印笔,包括笔杆、储墨筒和固定板,所述笔杆内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笔杆内壁上,固定板上围绕截面圆心设有若干通孔,通孔的数量与固定板内的储墨筒数量一致,通孔的直径和储墨筒的圆截面直径相同,所述储墨筒位于固定板的通孔内,笔杆上设有若干滑槽,滑槽的数目与储墨筒的数目一致,滑槽内均设有卡块,卡块在笔杆外固定连接滑动块,卡块在笔杆内固定连接连接块,连接块均固定连接在储墨筒外壁上,储墨筒的下端均设有单向活塞门,单向活塞门连接导液针的上端,导液针位于储墨筒外,导液针下端均连接在吸墨盘上,吸墨盘的下端设有液体驱动器,液体驱动器下端连接导液管,导液管伸入笔杆下端的笔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笔杆上设有喷墨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笔杆内储墨筒的数目为6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墨筒上均设有盖体,盖体可拆卸的连接在储墨筒的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上下端均设有导向块,导向块位于固定板的通孔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笔杆内设有蓄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块上均设有齿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笔杆内的多个储墨筒盛放不同的墨料,在需要实用其中一种墨料时,控制连接盛放该墨料的储墨筒的滑动块,使滑动块带动卡块在滑槽向下滑动,从而使连接块向下滑动,该储墨筒随之向下运动,储墨筒下端的单向活塞门随即被导液针顶开,导液针上端伸入该储墨筒中,吸墨盘通过导液针从储墨筒内吸取打印墨料经过液体驱动器输送至下端的导液管,完成该色彩的打印,该色彩使用完毕后,控制连接盛放该墨料的储墨筒的滑动块,使滑动块带动卡块在滑槽向上滑动,从而使连接块向上滑动,该储墨筒随之向上运动,导液针离开储墨筒,储墨筒下端的单向活塞门关闭,进而可以调节下一步需要的色彩储墨筒进入打印,实现了多种色彩的随意切换,增加了打印笔的多色打印功能,操作简单,维护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多色3D打印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色3D打印笔中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多色3D打印笔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色3D打印笔中滑动块和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蓝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蓝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03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