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炼厂干气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7310.1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9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平;周晓琳;熊孟;崔娜;李寒露;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02;B01D53/75;C10L3/10;B01J20/26;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厂干气 冷箱 产品输送装置 吸收塔 本实用新型 冷却剂出口 冷却剂入口 回收系统 出气口 解吸塔 压缩机 干气 乙烷 原料输送装置 进气口连接 处理流程 工艺系统 依次连接 原料入口 丙烯 闪蒸罐 丙烷 塔顶 吸塔 脱水 回收率 乙烯 能耗 | ||
1.一种炼厂干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干气压缩机(1)、脱水脱汞床(2)、冷箱(3)、吸收塔(4)、闪蒸罐(5)和解吸塔(6);
其中,所述干气压缩机(1)的原料入口与用于供应炼厂干气的原料输送装置连接,所述解吸塔(6)的塔顶出气口连接产品输送装置,所述产品输送装置的第一入口与所述解吸塔(6)的塔顶出气口连接,所述产品输送装置的第二入口与所述冷箱(3)连接;
所述冷箱(3)的出气口与吸收塔(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冷箱(3)上还设置有供第一冷却剂流通以回收其冷量的第一冷却剂入口与第一冷却剂出口和供第二冷却剂流通以回收其冷量的第二冷却剂入口与第二冷却剂出口,所述冷箱(3)的第一冷却剂入口与吸收塔(4)的塔顶出气口连接,所述冷箱(3)的第二冷却剂入口与闪蒸罐(5)连接,所述冷箱(3)的第二冷却剂出口与产品输送装置的第二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厂干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罐(5)的进液口与吸收塔(4)的塔釜出液口连接,所述闪蒸罐(5)的罐顶出气口与冷箱(3)的第二冷却剂入口连接,所述闪蒸罐(5)的罐底出液口与解吸塔(6)的进液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炼厂干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贫富液换热器(7),所述贫富液换热器(7)用于供闪蒸罐(5)的罐底出液口输出的富液和解吸塔(6)的塔釜出液口输出的贫溶剂进行热量交换,所述贫富液换热器(7)的富液入口与所述闪蒸罐(5)的罐底出液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7)的富液出口与解吸塔(6)的进液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7)的贫溶剂入口与解吸塔(6)的塔釜出液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7)的贫溶剂出口与吸收塔(4)的进液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炼厂干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干气压缩机(1)和脱水脱汞床(2)之间的脱氧加氢床(8),所述脱氧加氢床(8)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干气压缩机(1)的出气口,所述脱氧加氢床(8)的出气口连接脱水脱汞床(2)的进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炼厂干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4)的理论塔板数为20-30块,所述解吸塔(6)的理论塔板数为3-20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炼厂干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4)的进气口位于吸收塔(4)自下而上的第2-5块塔板对应的侧壁处,所述吸收塔(4)的进液口位于吸收塔(4)自上而下的第1块塔板对应的侧壁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炼厂干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吸塔(6)的进液口位于位于解吸塔(6)自上而下的第1-4块塔板对应的侧壁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73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平组合式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