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履带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2129.1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5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兵;张二平;宋泽斌;徐强;哀双喜;徐兵;陈吉国;张莉;姚贵平;院军林;李伟;王成龙;扬腾飞;李京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凌志达煤业有限公司;山煤集团煤业管理有限公司;中航永安(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牟炳彦 |
地址: | 0466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 前行 巷道超前支护 本实用新型 上支撑机构 连杆机构 液压支架 可移动 连杆端 履带式 下支撑 移架 支撑 井下综采工作面 铺设 安全可靠性 超前支护 滑动磨损 柔性支护 使用寿命 液压结构 液压立柱 支撑滚轮 支护设备 支护 顶架 滚轮 破损 安全 | ||
1.一种可移动的履带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体支架,所述单体支架包括履带(1)、液压立柱(10)、连杆机构(11)、连杆端轮(12)、上支撑机构及下支撑机构,其中液压立柱(1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撑机构及所述下支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机构(11)与所述上支撑机构、所述下支撑机构分别铰接;
所述下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梁(2)、支撑架(4)、支撑滚轮(6),其中所述支撑架(4)与所述支撑梁(2)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滚轮(6)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上;
所述上支撑机构包括顶梁(3)、顶架(5)、顶架滚轮(7),其中所述顶架(5)与所述顶梁(3)固定连接,且所述顶架滚轮(7)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顶架(5)上;
所述履带(1)设在所述支撑滚轮(6)、所述顶架滚轮(7)及所述连杆端轮(12)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履带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为左右对称的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梁(2)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单体支架上所述履带(1)的数量设为2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履带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立柱(10)至少设置4根,对称的设置于左右两个所述支撑梁(2)上,每个所述支撑梁(2)上至少设置2根,且每个所述支撑梁(2)上的所述液压立柱(10)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履带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立柱(10)的缸体上设置有液压自锁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履带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上设有支撑端轮(8),所述顶梁(3)上设有顶梁端轮(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的履带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滚轮(6)、所述顶架滚轮(7)、所述支撑端轮(8)、所述顶梁端轮(9)及所述连杆端轮(12)的表面均设置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履带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可移动的履带超前支护支架由至少两个单体支架构成,还包括推移千斤顶(13),所述推移千斤顶(13)铰接在所述支撑梁(2)之间的连接杆中部,相邻的两个单体支架之间通过所述推移千斤顶(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移动的履带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防护罩(14),所述防护罩(14)一端设置于所述推移千斤顶(13)的活塞杆铰接部位,另一端中后部设置滚轮(15),所述推移千斤顶(13)的缸体上相应的设置与所述滚轮(15)配合的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可移动的履带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3)为平板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可移动的履带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与所述支撑梁(2)之间还设有用于加强固定的加强筋(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凌志达煤业有限公司;山煤集团煤业管理有限公司;中航永安(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凌志达煤业有限公司;山煤集团煤业管理有限公司;中航永安(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21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捕石防护网
- 下一篇:一种地下车站排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