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浆减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6607.8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4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付春青;杨义;申庆梦;邓彩霞;黄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腔 喷嘴 减压腔 出浆口 出料管 伸缩板 稳定器 稳定套 减压装置 振动幅度 进料管 减小 喷浆 本实用新型 回缩状态 喷射位置 人工体力 人力成本 伸长状态 液体流动 支座连接 不连通 外壁 遮挡 连通 喷射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浆减压装置,其具有减压腔、缓冲腔和喷嘴稳定器,减压腔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浆口,出浆口和缓冲腔连接,缓冲腔与带有喷嘴的进料管连接;其中,喷嘴稳定器包括能够容纳进料管的稳定套,稳定套通过连接部与固定于缓冲腔外壁的支座连接;减压腔内设置有能遮挡出浆口的伸缩板,当伸缩板在完全伸长状态时,减压腔与缓冲腔不连通;当伸缩板在完全回缩状态时,减压腔与缓冲腔连通。喷嘴稳定器的稳定套设置于出料管上,一方面减小液体流动带来的出料管振动幅度从而减小喷嘴的振动幅度,有利于正确喷射至设计的喷射位置,另一方面,不需要人工手持出料管,节省人工体力和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喷嘴稳定器的喷浆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喷浆支护是现代建设施工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支护方法。喷浆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封底、拉毛和增加墙体与面层材料的粘接力。一方面,如果喷射的压力过大,会造成回弹的水、雾和尘土也非常大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工人身体健康。浆液的喷射的压力是喷浆过程中重要的工程参数,喷射压力值及其稳定性对于喷浆作业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喷浆过程中,需要建筑工人手持喷嘴,支护位置仅靠人工判断。
例如,公开号为CN20678438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位于注浆管底端的喷浆结构。包括注浆管和管塞;注浆管为圆管,注浆管下端设有管塞;管塞为阶梯柱形,管塞的直径较小一段插入注浆管下端内壁腔内,管塞直径较大一段与注浆管下端外周用密封胶带捆绑固定;注浆管下端管壁上布置有至少一个喷浆孔;注浆管与钻孔灌注桩的钢筋笼焊接连接。该喷浆结构简单、易于制备,注浆泵启动后,水泥浆液通过注浆管,输送至注浆管底端时,水泥浆液的压力传递给管塞的上端,较大的压力将注浆管底端的喷浆孔口冲开,同时,压力传动,将管塞从注浆管中顶出,水泥浆从注浆管的底端出口和侧面的喷浆孔口流出,达到注浆的目的,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保证了钻孔灌注桩注浆的实际效果。
上述的喷浆结构并未解决如何调节喷浆压力和喷嘴稳定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浆减压装置,其具有减压腔、缓冲腔和喷嘴稳定器,所述减压腔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浆口,所述出浆口和所述缓冲腔连接,所述缓冲腔与带有喷嘴的出料管连接;其中,所述喷嘴稳定器包括能够容纳所述出料管的稳定套,所述稳定套通过连接部与固定于所述缓冲腔外壁的支座连接;所述减压腔内设置有能遮挡所述出浆口的伸缩板,当所述伸缩板在完全伸长状态时,所述减压腔与所述缓冲腔不连通;当所述伸缩板在完全回缩状态时,所述减压腔与所述缓冲腔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时方式,所述稳定套内壁设置有弹性垫圈,以使得所述稳定套通过压缩后的弹性垫圈与所述出料管以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时方式,所述支座呈圆环形,且以焊接的形式与所述缓冲腔同轴线连接;所述支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支座同轴线的滑道,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具有与所述轨道匹配的滑体,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定套固定连接,从而当对所述连接部施以角加速度时,所述稳定套与所述出料管以转动的方式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时方式,所述减压腔还设置有活塞环和螺杆,所述活塞环与所述螺杆连接,其中,所述活塞环与所述伸缩板连接,从而当所述螺杆的外螺纹完全旋入所述减压腔的内螺纹时,所述伸缩板处于完全伸长状态,所述减压腔和所述缓冲腔不连通;当所述螺杆的外螺纹完全延伸至所述减压腔的外部时,所述伸缩板处于完全缩短状态,所述减压腔和所述缓冲腔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时方式,所述缓冲腔内置有至少一个囊体,所述囊体包括壳体及所述壳体形成的封闭的囊腔;所述囊腔以注入流体的形式形成膨胀状态下的所述囊体,膨胀状态下的所述囊体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缓冲腔的过流通道。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时方式,所述囊腔通过第一注流口以注入流体的形式形成膨胀状态下的所述囊体,膨胀状态下的所述囊体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缓冲腔的过流通道;所述囊腔通过第一注流口以排出流体的形式形成收缩状态下的所述囊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66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密实混凝土仓格及钢壳混凝土沉管
- 下一篇:可周转混凝泵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