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盛装焊料的焊料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2032.2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2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幸华;黎少伟;李政文;何可立;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04 | 分类号: | B22D19/04;B22D2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刘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焊 焊料 电池模块 定模 环形腔 炉本体 动模 快冷 模具 过滤孔 环形块 冷却道 外周壁 固接 浇道 盛装 体内 本实用新型 端子连接 加工效率 直线电机 周向设置 环槽形 加热板 搅拌器 支撑架 中心点 下端 连通 加工 环绕 支撑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盛装焊料的焊料炉。其包括炉本体和炉本体上连接有模具,模具与待加工的电池模块的端子连接,炉本体内壁固设有加热板,炉本体内固设有铸焊箱,铸焊箱下端设有过滤孔,过滤孔连通炉本体和铸焊箱,铸焊箱内设有搅拌器,且铸焊箱上设有铸焊的浇道;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动模连接有直线电机,定模与待加工的端子固接,定模下方固接有支撑电池模块的支撑架,定模内部横向依次设有环绕端子外周壁的第一环形腔和快冷道,第一环形腔和快冷道之间设有环槽形浇道,快冷道靠近电池模块的中心点;动模内设有与第一环形腔配合的第一环形块和冷却道,冷却道周向设置在第一环形块外周壁。本方案可以同时铸焊电池模块的两端,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盛装焊料的焊料炉。
背景技术
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电解液、隔膜、电池槽和盖等部分组成。生产时,正极板和负极板交替叠放,并若干正极板和负极板构成电池模块,电池模块装在绝缘的电池槽内,叠放好的电池模块两端的端子极板上有众多的端子线,正极板的端子线铸焊在一起形成正极端子,负极板的端子线铸焊在一起形成负极端子,进而在电池模块的两端分别形成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在铸焊过程中,主要采用端焊的方式,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237026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一种蓄电池极板浇铸装置,包括机身,机身上设置有铅液送料管,机身上设置有极板模具,极板模具上设置有进料斗,极板模具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机身两侧,铅液送料管上方设置有横向轨道,横向轨道上设置有移动装置,铅液送料管设置在移动装置上,移动装置上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进料斗旁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通过红外线接收器和红外线发射器对铅液送料管的位置进行确定。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同时水平加工两个端子,但是在加工过程中,铸焊液是从上方浇淋至端子处,这样铸焊液和端子接触不充分,且铸焊液会从端子上极板和隔膜之间的缝隙流入电池模块中,造成电池模块加工不合格,报废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盛装焊料的焊料炉,以解决现有的焊料炉两端同时铸焊的焊料炉,铸焊液会从端子上极板和隔膜之间的缝隙流入电池模块中,造成电池模块加工不合格,报废率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盛装焊料的焊料炉,包括炉本体和炉本体上连接有用于横向固定电池模块的模具,炉本体为槽型结构,炉本体内壁固设有加热板,炉本体内固设有铸焊箱,铸焊箱下端设有过滤孔,过滤孔连通炉本体和铸焊箱,铸焊箱内设有搅拌器,且铸焊箱上设有铸焊的浇道;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定模和动模,动模连接有直线电机,定模与待加工的端子固接,定模下方固接有支撑电池模块的支撑架,定模内部横向依次设有环绕端子外周壁的第一环形腔和快冷道,第一环形腔和快冷道之间设有环槽形浇道,环槽形浇道底面设有缝隙,快冷道靠近电池模块的中心点,动模内设有与第一环形腔配合的第一环形块和冷却道,冷却道周向设置在第一环形块外周壁;所述浇道包括由上至下叠层设置第一层浇道和第二层浇道,第一层浇道的出口靠近环槽形浇道,第二层浇道的出口远离环形槽浇道且位于端子上方,第二层浇道的内壁沿轴向设有波浪形通道,波浪形通道靠近铸焊箱的一端端口为第一端口,且第一端口处径向设有遮挡块,遮挡块和第一端口之间设有间隙,波浪形通道上远离铸焊箱的一端端口为第二端口。
本方案的基本原理,将电池模块水平放置,同时铸焊电池模块两端的端子。炉本体对内部的固体焊料通过加热板加热融化,融化后的铸焊液通过过滤孔通入铸焊箱中。铸焊箱中的搅拌器转动时,铸焊箱中的铸焊液形成涡流,通过离心力甩出铸焊箱进入浇道,第一层浇道中的铸焊液从环槽形浇道处的缝隙进入端子的铸焊液快速冷却凝固,由于环槽形浇道靠近电池框,所以此处铸焊液利用快冷道快速冷却凝固。第二层浇道通过缓流使大量的铸焊液延缓通入端子处,使端子充分和铸焊液接触,然后直线电机带动动模移动使其和定模合模,对端子上的铸焊液进行挤压成型,然后将冷却液通入冷却道,对定型的端子进行冷却,冷却后,直线电机带动动模移动进行脱模,完成端子加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2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