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及其端盖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1990.X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2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肖飞;黄伟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H01Q1/12;H01Q1/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利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盖 封装结构 感知模块 天线 端盖本体 安装面 底板 本实用新型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工作性能 连接部位 连接底板 天线外罩 相对设置 振动测试 天线罩 匹配 破裂 稳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线及其端盖封装结构,端盖封装结构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有用于连接感知模块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连接底板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有能够与天线罩体的一端相匹配的埋胶凹槽。该端盖封装结构具有多个连接部位,能够与感知模块、底板及天线外罩实现稳固的连接,避免在振动测试中出现端盖破裂或感知模块脱落的问题;采用该端盖封装结构的天线能够持续可靠的工作,具有稳定的工作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及其端盖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基站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网络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其工作的可靠性也日益受到重视。为了防止天线内部的核心部件受到外界的破坏或影响,通常利用端盖和天线罩体配合的形式对相关部件进行封装。
为了保证基站天线能够持续可靠的工作,需对天线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和电气指标测试以测试天线是否满足使用需求。在振动测试过程中,传统的天线易出现端盖破裂或感知模块脱落的问题,从而影响天线的工作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天线及其端盖封装结构,该端盖封装结构具有多个连接部位,能够与感知模块、底板及天线外罩实现稳固的连接,避免在振动测试中出现端盖破裂或感知模块脱落的问题;采用该端盖封装结构的天线能够持续可靠的工作,具有稳定的工作性能。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盖封装结构,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有用于连接感知模块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连接底板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有能够与天线罩体的一端相匹配的埋胶凹槽。
上述端盖封装结构安装时,利用第一安装面上的第一连接部使得端盖本体与感知模块实现稳定的连接装配;利用第一安装面上的第二连接部使得端盖本体与底板实现稳定的连接装配;将密封胶灌注于埋胶凹槽内,将天线罩体套设于底板上并将天线罩体的一端插入埋胶凹槽内,使得端盖本体与天线罩体实现稳定的连接配合;如此,利用端盖本体上的多个连接部以及埋胶凹槽,能够与感知模块、底板及天线外罩实现稳固的连接,在振动测试过程中能够将受到的冲击力在传递的过程中进行消化吸收,避免出现端盖破裂或感知模块脱落的问题。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端盖封装结构还包括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安装凸台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如此,能够降低雨水对相关部件的工作造成干扰或破坏的可能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凸台包括凸台本体,所述凸台本体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凸台本体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凸耳,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凸耳,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耳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端盖本体,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凸耳上,且所述第二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二凸耳和所述端盖本体。如此,使得端盖本体与感知模块和底板的连接配合不会相互发生干涉,操作空间也较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端盖封装结构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形状与所述安装凸台的形状相匹配,所述转接板上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匹配的第三连接部以及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匹配的第四连接部。如此,可以避免紧固件直接与安装凸台接触,避免对安装凸台造成磨损或破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凸台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转接板的第五连接部,所述转接板上还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五连接部相匹配的第六连接部。如此,能够使得转接板与安装凸台实现稳定的连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19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