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垃圾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4004.8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7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丁珠玉;王乙璇;丁浩珉;杨雨;樊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B65F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知创恒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7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回收装置 控制器电路 顶盖 本实用新型 回收装置 桶身 底座 内部形成空腔 语音识别模块 受外界环境 规划方式 接收命令 垃圾回收 连接结构 人为因素 行走机构 移动过程 语音控制 智能家居 智能 障碍物 空腔 内筒 噪声 垃圾 移动 | ||
1.一种智能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回收装置包含桶身、行走机构、连接结构和控制器电路;
所述桶身包含外壳(5)和顶盖(3),所述顶盖(3)扣合在外壳(5)的顶部并在外壳(5)内部形成空腔,在所述空腔中设置有存放垃圾的内筒,外壳(5)的底部设置在底座(15)上,在所述顶盖(3)上还设置有语音识别模块;
所述行走机构包含左驱动轮(16),右驱动轮(6),导向轮,万向轮(9)和直流电机,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15)的底部,所述直流电机输出轴连接至左驱动轮(16)和右驱动轮(6),左驱动轮(16)和右驱动轮(6)通过直角架连接在底座(15)上,导向轮和万向轮(9)分别设置在底座(15)的前后端,导向轮和万向轮(9)用于控制回收装置的行径方向;
所述连接结构包含步进电机(7),弹性联轴器(14)、螺杆(12)和连杆(11),所述步进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至弹性联轴器(14),所述弹性联轴器(14)上端连接至所述螺杆(12),连杆(11)的上端连接至顶盖(3)的边沿,下端与螺杆(12)相连;
所述控制器电路设置在底座(15)的内部,所述控制器电路用于接收命令并控制回收装置做出垃圾回收的相应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电路包含微控制器(21),传感器模块(18)和电机驱动模块(25),所述传感器模块(18)包含语音识别模块(18a)和激光测距模块(18b),所述传感器模块(18)和电机驱动模块(25)分别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21),微控制器(21)根据所述传感器模块(18)的传感信息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模块(25)执行相应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包含顺序连接的麦克风,放大偏置电路,A/D转换电路,数字采样电路,DSP数值处理模块和数字音频编码模块,所述麦克风设置在顶盖(3)上,用于检测用户发出的语音指令,所述数字音频编码模块用于将经过麦克风输入的语音信息编码后传输至微控制器(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距模块(18b)包含三个激光距离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回收装置的桶身左右两侧以及正前方,激光测距模块(18b)用于检测回收装置与三个方向上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电路还包含电源模块(20),蓝牙模块(23)和显示模块(22),电源模块(20),蓝牙模块(23)和显示模块(22)均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21),所述蓝牙模块(23)用于回收装置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显示模块(22)用于显示回收装置的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20)在回收装置底部边缘还设置有电池充电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机的数量为2,用于分别驱动器左驱动轮(16)和右驱动轮(6),电机驱动模块(25)分别控制两个直流电机,且导向轮和万向轮(9)连线方向与左驱动轮(16)和右驱动轮(6)连线方向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40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拉式茶道用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用于畜牧兽医的医疗垃圾收集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