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注液振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1379.9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5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烨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振动装置 浮动板 固定板 导柱 夹具 本实用新型 电池注液 穿通孔 偏心轮 摆杆 电芯 竖板 通孔 电机 直线轴承装置 穿过 电机安装板 固定板中部 活动连接有 顶部支撑 间隔安装 连杆头部 竖板顶部 水平安装 注液效率 电解液 内固定 上表面 输出轴 底面 顶面 漏液 锁紧 套接 注液 平行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注液振动装置,包括水平安装的底板,底板上方间隔安装两块竖板,并在竖板顶部安装有与底板平行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通过直线轴承装置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穿过整个固定板上下端,并在导柱的顶部支撑有浮动板,浮动板上表面安装有夹具,夹具内固定有注入热电解液后的电芯;位于两块竖板之间的底板上通过电机安装板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偏心轮,偏心轮外部套接有摆杆一端,摆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固定板中部开有穿通孔,连杆头部顶面穿过所述穿通孔并与浮动板底面锁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芯注液时间过长,注液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增加振动装置的稳定性,避免漏液等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注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方形铝壳(钢壳)EV电池的电池注液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注液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由杯体和杯盖构成的注液装置对电芯进行注液,由于电芯对电解液的吸收时间长,一次性注液的效率低,因此需要对电芯进行加热和振动处理,以增加其对电解液的吸收速率;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电芯振动装置大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由于其结构不合理,容易造成电芯固定不稳,导致漏液等情况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电池注液振动装置,从而解决电芯注液时间过长,注液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增加振动装置的稳定性,避免漏液等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注液振动装置,包括水平安装的底板,底板上方间隔安装有两块竖板,并在竖板顶部安装有与底板平行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通过直线轴承装置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穿过整个固定板上下端,并在导柱的顶部支撑有浮动板,浮动板上表面安装有夹具,夹具内固定有注入经过加热的电解液后的电芯(加热温度<60℃);位于两块竖板之间的底板上通过电机安装板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偏心轮,偏心轮外部套接有摆杆一端,摆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固定板中部开有穿通孔,连杆的头部顶面穿过所述穿通孔并与浮动板的底面锁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摆杆成哑铃状结构,其大端通过第一滚珠轴承及第一卡簧与偏心轮连接,其小端通过摆动销轴与连杆连接。
摆动销轴支撑于第二滚珠轴承上,第二滚珠轴承与连杆之间安装有第二卡簧。
导柱的顶部锁紧于浮动板。
位于夹具一侧及后部的浮动板上分别安装有侧挡板和后挡板,夹具另一侧的浮动板上安装有压块。
所述侧挡板成“匚”形结构,侧挡板和后挡板分别通过紧固件锁紧在夹具的外壳边缘。
所述夹具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垫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电机驱动偏心轮转动,带动摆杆和连杆运动,对浮动板上固定有电芯的夹具进行振动处理,大大提高了电芯对电解液的吸收效率,缩短注液时间。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偏心轮外套接有摆杆,摆杆上铰接有连杆,使得振动力得到有效缓冲,保证了振动力的有序传递,同时提高了振动力传动机构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通过直线轴承和导柱连接浮动板,有效限定了浮动板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其振动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夹成框架结构,其外部安装的侧挡板、后挡板以及压块保证夹具的振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具夹内底部安装有垫块,用于给电芯底部施加缓冲,防止振动过于剧烈导致电芯固定不稳或漏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烨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烨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13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注液装置
- 下一篇:潜艇蓄电池自动补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