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指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4661.6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1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邹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光学指纹 线路基板 本实用新型 指纹芯片 滤光片 支架孔 技术效果 漏光现象 支架中间 指纹读取 屏幕 镜片 泡棉 遮蔽 正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指纹装置,包括:线路基板;支架,设置于线路基板上面,在支架中间开设有一个支架孔,在支架的两端各开设有一个凹槽;屏幕,位于支架上面;遮蔽泡棉,设置在凹槽内,且夹在所述屏幕和所述支架之间;指纹芯片,设置于线路基板上面;滤光片,位于指纹芯片上面;镜片,设置于支架孔之中,且正对滤光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避免光学指纹装置出现缝隙漏光现象,从而避免对指纹读取造成影响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指纹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的屏占比(用于表示屏幕占手机前面板面积的比值)越来越大。如今,手机的屏幕尺寸已经发展到了临界点,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全面屏”应运而生。全面屏的到来势必引起指纹识别技术的变革。
目前,各手机厂商在设计全面屏手机时,普遍采用“屏下指纹”方案,其中主流的一种方案为“光学指纹+OLED屏幕”。具体来讲,将光学指纹模块设置在OLED屏幕下方,并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光学指纹装置,用户可以直接在OLED屏幕上实现指纹识别。
但是,目前的光学指纹装置,容易出现缝隙漏光现象,这会干扰光路,影响指纹读取。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光学指纹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光学指纹装置,容易出现缝隙漏光现象,影响指纹读取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避免光学指纹装置出现缝隙漏光现象,从而避免对指纹读取造成影响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学指纹装置,包括:
线路基板;
支架,设置于所述线路基板上面,在所述支架中间开设有一个支架孔,在所述支架的两端各开设有一个凹槽;
屏幕,位于所述支架上面;
遮蔽泡棉,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且夹在所述屏幕和所述支架之间;
指纹芯片,设置于所述线路基板上面;
滤光片,位于所述指纹芯片上面;
镜片,设置于所述支架孔之中,且正对所述滤光片。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3mm~0.5mm。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遮蔽泡棉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宽度比所述遮蔽泡棉的宽度大0.05mm~0.1mm。
优选地,在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防滑涂层。
优选地,所述指纹芯片采用结构胶水贴合在所述线路基板上,所述支架采用结构胶水贴合在所述线路基板之上。
优选地,所述滤光片采用光学胶水贴合在所述指纹芯片之上。
优选地,所述线路基板和所述指纹芯片之间采用金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光学指纹装置,包括:线路基板;支架,设置于所述线路基板上面,在所述支架中间开设有一个支架孔,在所述支架的两端各开设有一个凹槽;屏幕,位于所述支架上面;遮蔽泡棉,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且夹在所述屏幕和所述支架之间;指纹芯片,设置于所述线路基板上面;滤光片,位于所述指纹芯片上面;镜片,设置于所述支架孔之中,且正对所述滤光片。由于在支架上增加凹槽,且凹槽具有一定深度,当组装不良有缝隙时,缝隙透光会被凹槽竖直面挡住,从而避免出现缝隙漏光现象。同时,凹槽可以有效地对遮蔽泡棉进行定位,从而避免遮蔽泡棉位置偏移挡住镜片的视场角,从而保证了光路不会受到干扰,保证了指纹读取不会受到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46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