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油排气式空气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5911.X | 申请日: | 201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8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鼎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12;F04B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压缩机 排气盖 注油 挡板 隔油组件 排气式 隔油 分离气体 回油孔 排气孔 润滑油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排气效果 使用寿命 外壳内部 回油腔 排气腔 滑油 排出 气压 外壁 堵塞 贯穿 平衡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油排气式空气压缩机,该隔油排气式空气压缩机涉及空气压缩机领域,包括空气压缩机本体、设置于所述空气压缩机本体上的注油外壳,所述注油外壳上贯穿设置有排气孔和回油孔,所述排气孔上设置有排气盖,所述排气盖上设置有用于分离气体和润滑油的隔油组件;所述排气盖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排气盖内分为与所述隔油组件连通的排气腔和与所述回油孔连通的回油腔;注油外壳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盖排出至空气压缩机的外壁,从而平衡注油外壳内部的气压,延长空气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在排气盖内设置挡板和隔油组件,逐步分离气体与润滑油,避免润滑油堵塞排气盖,进一步保证排气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油排气式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而空气压缩机就是提供气源动力,是气动系统的核心设备,机电引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力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
授权公告号为CN20368558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箱体、螺杆、轴承、星轮,螺杆贯穿箱体,螺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箱体转动连接,星轮设置在箱体内,星轮与螺杆啮合,箱体上设置有进气管以及出气管,箱体内灌有润滑油,进气管内设置有过滤单元,空气压缩机还包括PLC、注油泵、注油连接管、抽油泵、抽油连接管,注油泵通过注油连接管与箱体连接,注油连接管上设置有注油阀,抽油泵通过抽油连接管与箱体连接,抽油连接管上设置有抽油阀,出气管内设置有粉尘检测仪,PLC分别与注油阀、抽油阀、粉尘检测仪联接。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上述压缩空气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压缩空气经过箱体排出至空气压缩机的外部,因此箱体存在较多的压缩空气;同时由于箱体内部呈密封设置,箱体内部的空气难以排出,从而导致箱体内部压力较大,因此在启动机器的时候电机负载大,导致启动电流较大,容易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油排气式空气压缩机,其解决了空气压缩机内部气压较大的问题,具有降低空气压缩机内部的压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隔油排气式空气压缩机,包括空气压缩机本体、设置于所述空气压缩机本体上的注油外壳、设置于所述注油外壳内的轴承,所述注油外壳上贯穿设置有排气孔和回油孔,所述排气孔上设置有排气盖,所述排气盖上设置有用于分离气体和润滑油的隔油组件;所述排气盖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排气盖内分为与所述隔油组件连通的排气腔和与所述回油孔连通的回油腔。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注油外壳内气体过多,会导致注油外壳内气压增大,从而影响空气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通过增设一个排气盖,使得注油外壳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盖排出至空气压缩机的外壁,从而平衡注油外壳内部的气压,延长空气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注油外壳内温度升高,注油外壳内添加的润滑油会挥发,并随着气体一起排出,过多的润滑油会堵塞排气盖,通过在排气盖内设置挡板、对附着的润滑油进行初步拦截,再通过在排气盖上设置隔油组件,进一步分离气体与润滑油,从而有效地较少气体上附着的润滑油,最终润滑油经过回油孔回流至注油外壳内,对润滑油进行回收利用,避免润滑油堵塞排气盖,进一步保证排气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排气盖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注油外壳上,所述挡板的径向端面抵接于所述注油外壳的外壁。
采用上述方案,保证注油外壳与排气盖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润滑油泄露。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挡板上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缺口。
采用上述方案,回油腔内附着在气体上的润滑油在挡板处凝结,从而与气体分离,气体经过第一缺口流通至排气室内;而排气室内凝结的润滑油经过缺口流通至排气室内;最终,润滑油经过注油孔回收至注油外壳内,气体流入隔油组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鼎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鼎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59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盖
- 下一篇:空压机用减震排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