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尘气体保护盖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4384.0 | 申请日: | 201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5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建辉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3400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定位环 气体保护 防尘 本实用新型 气阀 盖座 开盖 底座 分体式设计 保护部件 底座顶部 顶部设置 全面保护 保护盖 体内部 盖体 密封 混淆 保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防尘气体保护盖,防尘气体保护盖,包括有构成保护盖的底座与开盖,所述开盖分别由盖体与盖座相连接构成,所述盖体内部放置有密封块,所述盖座内部均匀分布有第一通孔,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环,所述第一定位环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接第二通孔,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第二定位环,所述第二定位环均匀分布有第三通孔,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气阀保护部件大多采用分体式设计、不易于保管、不能全面保护气阀以及颜色单一容易造成混淆类别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保护领域,尤其涉及防尘气体保护盖。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气体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要打开气阀,先有的气阀一般加装有保护部件,但现有的保护部件大多采用分体式设计从而容易丢失不易于保管,现有的保护部件大多只能保护气阀内部的气孔而造成气阀的其他部件外漏不能更好的保护气阀的整体,现有的保护部件大多颜色单一从而容易造成使用者混淆气体的类别。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气阀保护部件大多采用分体式设计、不易于保管、不能全面保护气阀以及颜色单一容易造成混淆类别的问题。
结合以上所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防尘气体保护盖,防尘气体保护盖,包括有构成保护盖的底座与开盖,所述开盖分别由盖体与盖座相连接构成,所述盖体内部放置有密封块,所述盖座内部均匀分布有第一通孔,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环,所述第一定位环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接第二通孔,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第二定位环,所述第二定位环均匀分布有第三通孔。
进一步,所述盖体表面涂抹有颜料,所述盖座外部刻制有符号。
进一步,所述盖体与盖座通过链铰式连接构成开盖。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环与第二定位环通过支撑柱相互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位置相对称,所述第一通孔通过螺丝连接第二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放置气阀接口于底座内部,有效的通过开盖起整合一体式保护的作用减少外界对气阀接口的污染,通过开盖的盖体表面涂抹有颜料从而减少视觉上的类别混淆,减少了视觉上的类别混淆,增加室内色彩营造温馨环境,有效的起到整体保护气阀连接部件达到防尘以及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盖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开盖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开盖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仰视图。
结合图1至图6的标注所示:开盖1、底座2、支撑柱3、盖体11、盖座12、卡环13、第一定位环21、第二定位环22、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201、第三通孔20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6,包括有构成保护盖的底座2与开盖1,开盖1分别由盖体11与盖座12相连接构成,盖体11内部放置有卡环13,盖座12内部均匀分布有第一通孔102,底座2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环21,第一定位环21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201,第一通孔102连接第二通孔201,底座2底部设置有第二定位环22,第二定位环22均匀分布有第三通孔202,如上所述,有效的根据通过放置气阀接口于底座2内部,有效的通过开盖1对底座2起整合一体式保护的作用减少外界对气阀接口的污染,通过开盖1的盖体11表面涂抹有颜料从而减少视觉上的类别混淆,减少了视觉上的类别混淆,增加室内色彩营造温馨环境,有效的起到整体保护气阀连接部件达到防尘以及便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建辉,未经唐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4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拉双开水龙头
- 下一篇:用于通风空调的密闭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