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阀门角度调节的数字伺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1920.1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9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000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式步进电机 定位单元 双输出轴减速箱 阀门角度调节 减速箱输出轴 驱动控制单元 数字伺服装置 本实用新型 光栅编码盘 光栅 电路模块 反馈信号 感光孔 控制驱动单元 控制信号驱动 外部控制设备 光电发射管 光电接收管 输出轴连接 数字化编码 指示刻度盘 光电检测 光栅编码 实际位置 位置信号 一端连接 透光型 反馈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阀门角度调节的数字伺服装置,主要包括混合式步进电机等,混合式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双输出轴减速箱,双输出轴减速箱的减速箱输出轴一端连接定位单元,定位单元上安装光栅编码盘,光栅编码盘上设有光栅感光孔和透光型指示刻度盘区,光栅感光孔上下配合对应安装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定位单元连接驱动控制单元电路模块以反馈信号,驱动控制单元电路模块连接混合式步进电机并根据定位单元的反馈信号和外部控制设备的控制信号驱动混合式步进电机。本实用新型采用光栅编码方式,可根据减速箱输出轴的实际位置及运动方向以光电检测数字化编码方式反馈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实际的位置信号去控制驱动单元的执行动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阀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阀门角度调节的数字伺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燃气调节阀、空气调节阀、液体调节阀器件的角度执行与定位一般采用根据刻度手动旋转的方式进行,或者采用简单开环式或电位式的辅助执行定位器进行调节,这些方法都存在定位精度差、使用寿命短的缺点,不适应越来越高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阀门角度调节的数字伺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用于阀门角度调节的数字伺服装置,主要包括混合式步进电机、双输出轴减速箱、定位单元、驱动控制单元电路模块、光栅编码盘、减速箱输出轴、光电发射管、光电接收管、光栅感光孔、透光型指示刻度盘区,混合式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双输出轴减速箱,双输出轴减速箱的减速箱输出轴一端连接定位单元,定位单元上安装光栅编码盘,光栅编码盘上设有光栅感光孔和透光型指示刻度盘区,光栅感光孔上下配合对应安装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定位单元连接驱动控制单元电路模块以反馈信号,驱动控制单元电路模块连接混合式步进电机并根据定位单元的反馈信号和外部控制设备的控制信号驱动混合式步进电机。
所述混合式步进电机具有大扭力,单步执行角度为1.8度的特点,混合式步进电机参数为定位扭力0.1N/M,执行角度1.8度,所匹配的双输出轴减速箱速比为1:180。
所述光电发射管、光电接收管也可同侧安装构成反射型光电管。
所述光栅感光孔由密集排列的光栅格排列构成,光栅格越密则检测精度越高。
所述减速箱输出轴两端均穿出双输出轴减速箱构成双输出。
所述数字伺服装置装在壳体中,透光型指示刻度盘区裸露在壳体外,光栅感光孔在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选用市场上通用性极强的混合式步进电机,具有大扭力,单步执行角度为1.8度的特点。混合式步进电机每执行一步,在减速机输出轴上即可获得18N/M的扭力及0.01度精度的运动角度,保证了本装置的可控精度。
2、本实用新型定位单元采用光栅编码方式,可根据减速箱输出轴的实际位置及运动方向以光电检测数字化编码方式反馈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从而根据实际的位置信号去控制驱动单元的执行动作。当反馈的位置信息与外部控制设备的执行信息相吻合时,才是真正的所需要的控制目的,使最终的机械部件具有高精度的位置可控性;与传统的电位器反馈方式相比较,具有分辨精度高、无摩擦、无温度漂移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栅编码盘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封装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19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