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密封式粉尘生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1127.1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5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G01N1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发生管 中心轴 腔体 多孔材料 底面 粉尘 连接管 密封式 圈环形 生成器 实验用 中空的 上端 凸缘 本实用新型 圆柱体结构 敞口封堵 两端开口 平面平行 球体结构 弧形面 可拆卸 内壁 下端 接管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用密封式粉尘生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连接管、发生管和多孔材料;所述腔体为中空的部分球体结构;所述腔体由弧形面和底面构成;所述底面将弧形面的敞口封堵;所述弧形面上开有通孔I和通孔II;所述通孔I的中心轴与通孔II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平面平行于底面;所述通孔I的中心轴与通孔II的中心轴相互垂直;所述通孔I连接连接管;所述通孔II连接发生管;所述连接管和发生管均为两端开口且内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发生管的顶端与腔体之间可拆卸;所述发生管的内壁上端和下端均处设有一圈环形凸缘;两圈环形凸缘之间放置有多孔材料;所述多孔材料的上端放置有粉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仪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实验用密封式粉尘生成器。
背景技术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例如PM10、PM2.5等固体颗粒悬浮在空气中能够形成浮沉,这些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给人们的健康,尤其是给人们的呼吸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这些粉尘的研究,不仅能够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保证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保护人们的呼吸道健康。
对于预防医学来讲,对这些粉尘的研究,做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等实验,例如对于粉尘浓度的测定,有利于治疗粉尘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在进行粉尘研究时,需要使用到粉尘发生装置来生成这些粉尘,现在的粉尘发生装置都是设置在实验室内的,一旦粉尘发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则整个实验室的空气中都有可能充分粉尘,从而不利于实验室的空气质量。
并且,每个实验室内,尤其是用于教学的实验室内都配置粉尘发生装置的话,则进行粉尘研究教学的成本比较高。
另外,对于同一台粉尘发生装置来说,其很难生成复杂的粉尘环境,例如具有不同大小颗粒的粉尘或者不同类型粉尘的粉尘环境,同一个粉尘发生装置很难模拟实现。
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新型的实验用密封式粉尘生成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实验用密封式粉尘生成器。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实验用密封式粉尘生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连接管、发生管和多孔材料。
所述腔体为中空的部分球体结构。所述腔体由弧形面和底面构成。所述底面将弧形面的敞口封堵。
所述弧形面上开有通孔I和通孔II。所述通孔I的中心轴与通孔II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平面平行于底面。所述通孔I 的中心轴与通孔II的中心轴相互垂直。
所述通孔I连接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径与通孔I的孔径相契合。
所述通孔II连接发生管。所述发生管的外径与通孔的孔径相契合。
所述连接管和发生管均为两端开口且内中空的圆柱体结构。
所述发生管与腔体相连的一端为发生管的顶端。所述发生管的顶端与腔体之间可拆卸。
所述发生管的内壁上端和下端均处设有一圈环形凸缘。两圈环形凸缘之间放置有多孔材料。
所述多孔材料的上端放置有粉尘。
进一步,所述腔体的整体结构呈半球形。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腔体相连,另一端与粉尘检测装置的采样头相连。所述连接管与采样头密封之间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与采样头相连的一端设有磨口。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与采样头相连的一端设有密封环。
进一步,所述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尺寸小于粉尘的粒径,所述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能够进行空气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1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迁移测试池
- 下一篇:一种精密形态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