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组装电机于电机外壳上的夹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1954.2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2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元华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谢世玉 |
地址: | 362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结构 电机外壳 组装 本实用新型 电机 支脚 端面相对 手动组装 两端部 矽钢片 施力 成型 压制 便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组装电机于电机外壳上的夹具结构,所述夹具结构包括有手持部和成型于手持部上且可压制于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的两支脚;两所述支脚位于所述手持部的端面相对两侧;借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夹具结构来组装电机于电机外壳上,可避免手动组装施力不方便,组装牢固且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组装电机于电机外壳上的夹具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水泵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因此水泵内各部件的组装结构精确性,会影响水泵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
现有水泵需要将电机组装在电机外壳内,先利用U型矽钢片将电机线圈组串接在一起,再通过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和电机外壳内的固定轴紧固配合,牢固将电机固定在电机外壳内;然而在组装时,该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围成的环由上至下套置在固定轴上,由于U型矽钢片和固定轴是紧固配合,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不容易向下卡置于固定轴上,需要借助外力向下抵顶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将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套置于固定轴上;通常是使用手动施力来压制抵顶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由于处于电机外壳内,电机外壳比较狭窄手动施力不方便,且可能存在没有将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牢固组装而出现电机悬空在电机外壳内的情况,组装上存在问题。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电机组装的夹具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组装电机于电机外壳上的夹具结构,利用夹具结构来组装电机于电机外壳上,可避免手动组装施力不方便,组装牢固且便利。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组装电机于电机外壳上的夹具结构,所述夹具结构包括有手持部和成型于手持部上且可压制于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的两支脚;两所述支脚位于所述手持部的端面相对两侧。
所述手持部是由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上下堆叠成,所述第一圆柱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的直径,所述支脚设置于第一圆柱上。
两所述支脚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圆柱的高度。
两所述支脚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电机外壳的高度。
两所述支脚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之间的间距。
所述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成型有相向延伸设置的两勾部,两所述支脚对应所述两勾部形成对应的压制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夹具结构当电机组装于电机外壳时,先将电机上的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对齐电机外壳内的固定轴上,再利用夹具结构的两支脚压制抵顶于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夹具结构向下施力可抵顶推动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沿固定轴外侧向下移动,电机即可随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向下移动组装于电机外壳内,利用夹具结构来组装电机于电机外壳上,可避免手动组装施力不方便,组装牢固且便利;而且利用两支脚分别抵顶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可使电机受力平衡而平衡向下移动,避免组装过程中U型矽钢片的两端部受力不均而倾斜套置在固定轴上,而造成电机倾斜设置,组装结构更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结构组装电机于电机外壳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结构组装电机于电机外壳内的分解示意图。
符号说明
组装电机10 电机外壳20
U型矽钢片30 固定轴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元华泵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元华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1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转子拉槽刀工具
- 下一篇:单动力对中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