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媒散热结构及制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0285.7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6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真仲;张煜胜;代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媒 散热板 散热管 底板 散热结构 制冷设备 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 并排设置 传播途径 扣合固定 内部设置 散热效率 热源 热管 适配 连通 填充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媒散热结构及制冷设备,包括散热板以及冷媒散热管,所述散热板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设置有冷媒,所述冷媒散热管连通于散热板内部,所述散热板包括底板以及扣合固定于底板的顶板,所述散热板的一侧面并排设置有两根冷媒散热管以及与所述冷媒散热管适配的热管入口,通过冷媒直接与散热板接触,从而缩短热源传播途径,提高了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冷媒散热结构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排量的压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压机的频率也有所提高,常见的超过90HZ,甚至达到120HZ。随着压机频率的提升,其驱动模块的发热也远超传统压机,以往风冷的方案逐渐被冷媒散热取代。
现有冷媒散热器在生产时需要在冷媒散热管和基板之间填充散热硅脂进行间隙密封,生产装配困难效率低下。其中散热过程依次由热源传导至基板、散热硅脂、铜管以及冷媒,其散热传导次数多,因此传热效率不足。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与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媒散热结构及制冷设备,通过冷媒直接与散热板接触,从而缩短热源传播途径,提高了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冷媒散热结构,其中,包括散热板以及冷媒散热管,所述散热板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设置有冷媒,所述冷媒散热管连通于散热板内部。
所述的冷媒散热结构,其中,所述散热板包括底板以及扣合固定于底板的顶板。
所述的冷媒散热结构,其中,所述散热板的一侧面并排设置有两根冷媒散热管以及与所述冷媒散热管适配的热管入口。
所述的冷媒散热结构,其中,所述热管入口包括分别设置于底板边缘与顶板边缘的底部半圆通槽以及顶部半圆通槽,所述底部半圆通槽的内侧设置有底部通槽凸缘,所述顶部半圆通槽的内侧设置有顶部通槽凸缘。
所述的冷媒散热结构,其中,所述冷媒散热管的内径与热管入口的内径大小相同。
所述的冷媒散热结构,其中,所述底板与顶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底部腔体以及顶部腔体,所述底部腔体与顶部腔体适配形成所述容纳腔。
所述的冷媒散热结构,其中,所述底部腔体与顶部腔体相接的边缘均设置有斜位翻边。
所述的冷媒散热结构,其中,所述底部腔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加冷媒换热面积的波纹齿。
所述的冷媒散热结构,其中,所述底板的背部朝向底部腔体的一侧设置有螺栓固定柱。
一种制冷设备,其中,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冷媒散热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媒直接与散热板接触,从而缩短热源传播途径,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顶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底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板;11、容纳腔;12、热管入口;13、斜位翻边;2、冷媒散热管;3、底板;31、底部半圆通槽;32、底部通槽凸缘;33、底部腔体;34、波纹齿;35、螺栓固定柱;4、顶板;41、顶部半圆通槽;42、顶部通槽凸缘;43、顶部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02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