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推杆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19004.6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3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雷乐联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16 | 分类号: | E05F15/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管 内管 胶套 弹簧 摩擦噪音 内外管 摩擦 金属 本实用新型 电动推杆 改良结构 汽车尾门 可压缩 可运动 顺滑 套入 套在 支承 左端 释放 压缩 转换 | ||
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推杆的改良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外管,可运动地套入在所述外管内的内管,可压缩地套在所述内管内的弹簧,套装在所述外管左端的外管胶套,套装在内管右端的内管胶套,所述内管的右端从所述外管的左端插入外管,可在外管内来回运动,在外管胶套和内管胶套的支承下,内管与外管始终没有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将金属内外管的直接摩擦转换成了胶套与金属内外管的直接摩擦,有效降低了摩擦噪音,超薄切口的设置有利于弹簧被压缩时和被释放时的顺滑,也降低了弹簧与内管之间的摩擦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指的是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推杆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尾门电动推杆是用来开启和关闭汽车尾门用的,在开启和关闭汽车尾门时,金属材料制作的外管和内管之间以及内管和弹簧之间不但会因相互摩擦而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会导致内管和外管过早损坏,从而使整个电动推杆报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外管和内管没有直接接触的汽车尾门电动推杆。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可运动地套入在所述外管内的内管,可压缩地套在所述内管内的弹簧,套装在所述外管左端的外管胶套,套装在内管右端的内管胶套。
所述外管的左端设置有外管套接口,所述外管套接口的内径和外径都大于外管的内径和外径。
所述外管胶套的右端设置有外管胶套接口,所述外管胶套接口与外管套接口相套接,所述外管胶套的内径小于外管的内径,所述外管胶套的左端内侧设置有第一防水环,所述外管胶套的右端设置有第二防水环。
所述内管的右端设置有内管套接口,所述内管套接口的内径和外径都大于内管的内径和外径。
所述内管胶套的左端设置有内管胶套接口,所述内管胶套接口与内管套接口相套接,所述内管胶套的外径大于内管的外径,所述内管胶套的右端口为喇叭口形状,所述喇叭口的扩口处设置有超薄切口。
所述内管的右端从所述外管的左端插入外管,可在外管内来回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在外管胶套和内管胶套的支承下,内管与外管始终没有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金属内外管的直接摩擦转换成了胶套与金属内外管的直接摩擦,有效降低了摩擦噪音,超薄切口的设置有利于弹簧被压缩时和被释放时的顺滑,也降低了弹簧与内管之间的摩擦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推杆的内外管改良结构。
如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1,可运动地套入在所述外管1内的内管2,可压缩地套在所述内管2内的弹簧3,套装在所述外管1左端的外管胶套11,套装在内管2右端的内管胶套19。所述内管2的右端从所述外管1的左端插入外管1,可在外管1内来回运动。所述外管1的左端设置有外管套接口14,所述外管套接口14的内径和外径都大于外管的内径和外径。所述外管胶套11的右端设置有外管胶套接口16,所述外管胶套接口16与外管套接口14相套接,所述外管胶套11的内径小于外管1的内径,所述外管胶套11的左端内侧设置有第一防水环17,所述外管胶套11的右端设置有第二防水环18。所述内管2的右端设置有内管套接口15,所述内管套接口15的内径和外径都大于内管的内径和外径。所述内管胶套19的左端设置有内管胶套接口17,所述内管胶套接口17与内管套接口15相套接,所述内管胶套19的外径大于内管2的外径,所述内管胶套19的右端口为喇叭口形状,所述喇叭口的扩口处设置有超薄切口18。
安装时,将带有内管胶套19的内管2从带有外管胶套11的外管左端口插入外管1中,将弹簧3装入到内管2的内部。由于外管胶套11的内径小于外管1的内径,内管胶套19的外径大于内管2的外径,因些,接插于一体的内管2和外管1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只通过内管胶套19和外管胶套11与外管1和内管2进行摩擦。当弹簧3被压缩时,一节节弹簧被压缩进喇叭口内,不但减小了摩擦力,而且降低了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雷乐联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雷乐联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90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果蔬脱绿系统的电动通风窗
- 下一篇:一种自动调节方位的太阳能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