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中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7618.2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5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傅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丽萍 |
主分类号: | F16L11/22 | 分类号: | F16L11/22;F16L1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温洁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焊接 内管 内管接头 外管接头 外管 本实用新型 可交联材料 管结构 交联 种管 过水通孔 内管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中管结构,包括外管、内管、外管接头及内管接头,所述的内管为可激光焊接或可交联材料,所述的外管接头上设置过水通孔,所述的外管接头与外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内管套入外管中,内管的端部与内管接头激光焊接或交联后形成一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内管采用可激光焊接或可交联材料与内管接头激光焊接或交联为一体,连接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路管件,尤其是一种管中管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路管件中如净水设备中,需要两路水路,一路通外自来水路,一路通净水水路。申请号为201520652917X的“管中管快速连接结构”,内管和外管通过一C环卡固连接;申请号为201520750634.9的“一种管中管快接结构”,通过一水管插置件实现内管与外管的连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中管结构,无需采用卡环或密封垫等固定结构,采用激光焊接或交联实现连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中管结构,包括外管、内管、外管接头及内管接头,所述的内管为可激光焊接或可交联材料,所述的外管接头上设置过水通孔,所述的外管接头与外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内管套入外管中,内管的端部与内管接头激光焊接或交联后形成一体。
其中,所述内管为PERT管或PEX管。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内管套入外管中,内管的端部伸出外管接头外与内管接头激光焊接或交联。
其中,所述的外管接头与外管铆接。或者,所述的外管接头与外管注塑成型连接。
其中,所述的外管为尼龙编织管或SUS钢编织管或双扣管。
其中,所述的外管接头及内管接头上均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的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外管及两个接头,在外管接头上设置过水通孔,形成管中管双水路结构,结构简单。内管采用可激光焊接或可交联材料与内管接头激光焊接或交联为一体,无需再采用卡环或密封垫等固定,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外管接头与外管铆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外管接头与外管注塑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外管接头与外管铆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外管接头与外管注塑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外管,2:内管,3:外管接头,4:内管接头,5:过水通孔,6:密封槽,7:密封圈,8:铆接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中管结构,包括外管1、内管2、外管接头3及内管接头4。内管2为可激光焊接或可交联材料,如内管2为PERT管(即耐热聚乙烯管)或PEX管(即交联聚乙烯管)。外管1为尼龙编织管或SUS钢编织管或双扣管。
结合图2所示,外管接头3上设置过水通孔5。外管接头3与外管1的端部铆接,铆接过程在外管1上形成铆接封套8。或者如图3所示,外管接头与3外管1注塑成型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丽萍,未经傅丽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76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防漏油油管
- 下一篇:一种涂层管道焊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