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水帷幕墙的围护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7851.9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2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陈文东;梅加成;严双;徐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宇翔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8 | 分类号: | E02D19/18;E02D17/02;E02D5/34;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桩 素混凝土桩 围护桩 放置凹槽 止水帷幕 侧壁 渗漏 工程技术领域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桩 基坑周边 技术效果 间隔排列 建筑基坑 形状对应 轴线延伸 基坑 薄弱处 钢筋笼 凸块 阻碍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水帷幕墙的围护桩结构,应用在建筑基坑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之间的连接面积小,导致两者之间连接处为围护桩结构中薄弱处,围护桩外的水容易从连接处向基坑渗漏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沿基坑周边间隔排列的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桩内设有钢筋笼,所述素混凝土桩在与相邻钢筋混凝土桩对应的侧壁上设有向素混凝土桩轴线延伸的放置凹槽,所述钢筋混凝土桩侧壁上设有与相邻素混凝土桩上放置凹槽形状对应的放置凸块;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增大了素混凝土桩与钢筋混凝土桩之间的连接面积,阻碍了水的渗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止水帷幕墙的围护桩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告号为CN2023239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水基坑围护及止水的自锁型围护桩结构,它包括素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和锁口圈梁,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全部采用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作为竖向支撑梁,并和素混凝土桩交替沿基坑周边嵌套排列,桩底端进入基底基岩,桩顶端设有锁口圈梁,基岩对桩底端的水平约束和桩顶端锁口圈梁的水平约束使之形成一个稳定的自锁型围护及止水体系。
这种自锁型围护桩结构虽然解决了基坑开挖过程中逐级施作支撑的问题,并且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的嵌套体共同形成密闭止水帷幕,解决了已有钻孔咬合桩达不到充分止水的问题,但是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之间连接横截面为两圆相交的交线,因此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之间的连接面为圆弧面,导致两者之间连接处为围护桩结构中薄弱处,围护桩外的水容易从连接处向基坑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水帷幕墙的围护桩结构,其优点是增大了素混凝土桩与钢筋混凝土桩之间的连接面积,阻碍了水的渗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止水帷幕墙的围护桩结构,包括沿基坑周边间隔排列的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所述钢筋混凝土桩内设有钢筋笼,所述素混凝土桩在与相邻钢筋混凝土桩对应的侧壁上设有向素混凝土桩轴线延伸的放置凹槽,所述钢筋混凝土桩侧壁上设有与相邻素混凝土桩上放置凹槽形状对应的放置凸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有钢筋笼的钢筋混凝土桩起到了主要的承载作用,向内凹陷的防止凹槽与放置凸块的配合增大了素混凝土桩与钢筋混凝土桩之间的连接面积,使得从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之间向基坑内渗漏的水需要经过更多的路程,阻碍了水的渗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凹槽为U型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U型槽可以增加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笼设有向放置凹槽延伸的加强钢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钢筋加固了放置凸块与钢筋混凝土桩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加强钢筋之间设有加强竖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竖板进一步增强了放置凸块与钢筋混凝土桩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笼上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抗拉钢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钢筋混凝土桩受到向上的拉力时,抗拉钢筋起到了增强钢筋混凝土桩整体强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凹槽槽壁设有若干竖直的连接凹槽,所述放置凸块外壁上设有与连接凹槽对应的连接凸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凹槽与连接凸块的配合进一步增大了放置凹槽和放置凸块之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加了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进一步阻碍水的渗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宇翔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宇翔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7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