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6645.6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9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胡滨;李志华;于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恒量子(厦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郝学江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口板 气液混合器 喷嘴 防回流 弹簧 混合系统装置 弹力作用 出水口 负压差 进水口 密封环 气体源 容积泵 伸入 连通 气液混合系统 本实用新型 紧密贴合 气体供给 气液混合 上下两侧 依次递减 自动打开 左右两侧 叶轮泵 变小 底端 顶开 供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混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包括容积泵,容积泵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Ⅰ和出水口,出水口的一端与喷嘴的一端连通,喷嘴的另一端伸入气液混合器内,喷嘴伸入气液混合器内一端的截面积从左至右依次递减,气液混合器的另一端与叶轮泵一侧的进水口Ⅱ连通。该气液混合系统装置,通过设置防回流弹簧、封口板和密封环,当气体源内供气不足,使得封口板上下两侧的负压差变小或消失,封口板在防回流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密封环的底端紧密贴合,从而有效阻止了气液混合器内液体的回流,当气体源内气体供给正常后,封口板的上下侧产生的负压差达到顶开防回流弹簧的弹力作用后,便自动打开封口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混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气液混合系统主要用于气体与相容性液体的混合,利用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即理想流体中,气流流速与气流压强成反比,利用高流速液体对气体吸入,使得气液自动混合,微气泡发生装置也多采用此原理制成,但现有的微气泡发生装置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气泡发生效率低,能耗高、气泡尺寸大、设备造价高、控制技术复杂的问题。中国专利号CN201420448050.1提出气液混合系统装置,通过结合分散空气法和溶气释气法,具有低能耗、气泡发生效率高、气泡尺寸小且可控、设备造价低等优点,但是,由于其气体源与气液混合器之间的气体流道未设置液体防倒吸装置,在气体源供气不足时或气液混合器内腔积液时,易造成液体流道内的液体回流入气体流道中并进入气体源设备,因此提出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具备防止液体逆流、气液混合更加充分等优点,解决了由于其气体源与气液混合器之间的气体流道未设置液体防倒吸装置,在气体源供气不足时或气液混合器内腔积液时,易造成液体流道内的液体回流入气体流道中并进入气体源设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止液体逆流和气液混合更加充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包括容积泵,所述容积泵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Ⅰ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一端与喷嘴的一端连通,所述喷嘴的另一端伸入气液混合器内,所述喷嘴伸入气液混合器内一端的截面积从左至右依次递减,所述气液混合器的另一端与叶轮泵一侧的进水口Ⅱ连通,所述气液混合器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端与气体源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撑板,所述底撑板的顶端与防回流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回流弹簧的顶端与封口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内壁且位于封口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密封环。
优选的,所述喷嘴伸入气液混合器内腔的一端位于进气管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气液混合器的内腔从左至右分为三段,分别为吸入腔、加压腔、释气腔,其中吸入腔的截面从左到右依次递减,加压腔截面大小恒定且与喷嘴伸入气液混合器内一端的截面大小相同,释气腔的截面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优选的,所述底撑板为空心圆环,底撑板的外壁与进气管的内壁采用埋弧焊密封焊接。
优选的,所述封口板的顶端且位于密封环的底端粘接有密封橡胶垫圈。
优选的,所述防回流弹簧的初始长度为底撑板与密封环之间间距的1.5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气液混合系统装置,通过设置防回流弹簧、封口板和密封环,当气体源内供气不足,使得封口板上下两侧的负压差变小或消失,封口板在防回流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密封环的底端紧密贴合,从而有效阻止了气液混合器内液体的回流,当气体源内气体供给正常后,封口板的上下侧产生的负压差达到顶开防回流弹簧的弹力作用后,便自动打开封口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恒量子(厦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恒量子(厦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6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脉输液自动配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胶粘剂桶装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