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玻璃钢复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5462.2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4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有明;王超;邙静喆;刘中旗;刘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有明 |
主分类号: | B32B3/08 | 分类号: | B32B3/08;B32B17/02;B32B3/12;B32B9/02;B32B9/04;B32B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7 | 代理人: | 迟芳 |
地址: | 1614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抹灰层 中间隔离板 外侧壁 外端壁 玻璃钢复合板 本实用新型 间隙设置 防水性 建筑用 生态板 网布 第二侧部 第二端部 第一侧部 第一端部 防水措施 水平设置 整体连接 易折断 霉烂 | ||
一种建筑用玻璃钢复合板。现有生态板缺乏防水性而易发生霉烂,生态板整体连接的稳定性差,端部和侧部易折断,连接强度和防水性难以兼备,而其他防水措施造价高难以普及。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外抹灰层、第一网布、第一内抹灰层、中间隔离板、第二内抹灰层、第二网布和第二外抹灰层从下至上依次水平设置,每个第一侧部包裹条和其靠近的第二侧部包裹条相接触形成侧部包裹壁,侧部包裹壁分别与第一内抹灰层外侧壁、中间隔离板外侧壁和第二内抹灰层外侧壁间隙设置,每个第一端部包裹条和其靠近的第二端部包裹条相接触形成端部包裹壁,端部包裹壁分别与第一内抹灰层外端壁、中间隔离板外端壁和第二内抹灰层外端壁间隙设置。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板,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利用生态板建房是广大农村地区一直广为使用的建房方式。从我国实行“禁止使用黏土烧砖”之后,广大农村一直缺乏物美价廉的盖房建筑材料。生态板种类多样,且应用领域多个,我国现有的人造板厂主要用稻秸秆为原料外,还用到麦秸、油菜秆或棉花秆。现有广大农村地区多使用稻草板进行施工建房,稻草板虽然优点较多且能够承重,防火且耐用,但其缺点也同样不可避免,主要表现为缺乏防水性,易发生霉烂,生态板整体连接的稳定性差,端部和侧部易折断,连接强度和防水性难以兼备,而其他防水措施造价高难以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玻璃钢复合板,以解决现有生态板缺乏防水性而易发生霉烂,生态板整体连接的稳定性差,端部和侧部易折断,连接强度和防水性难以兼备,而其他防水措施造价高难以普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用玻璃钢复合板,它包括第一外抹灰层、第一网布、第一内抹灰层、中间隔离板、第二内抹灰层、第二网布和第二外抹灰层,所述第一外抹灰层、第一网布、第一内抹灰层、中间隔离板、第二内抹灰层、第二网布和第二外抹灰层从下至上依次水平设置,第一网布和第二网布均为玻璃丝布,第一网布包括第一隔离网片、两个第一侧部包裹条和两个第一端部包裹条,所述第一隔离网片的形状为矩形,第一隔离网片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侧部包裹条,第一隔离网片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一端部包裹条,所述第二网布包括第二隔离网片、两个第二侧部包裹条和两个第二端部包裹条,所述第二隔离网片的形状为矩形,第二隔离网片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二侧部包裹条,第二隔离网片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二端部包裹条,每个第一侧部包裹条和其靠近的第二侧部包裹条相接触形成侧部包裹壁,侧部包裹壁分别与第一内抹灰层的外侧壁、中间隔离板的外侧壁和第二内抹灰层的外侧壁间隙设置,每个第一端部包裹条和其靠近的第二端部包裹条相接触形成端部包裹壁,端部包裹壁分别与第一内抹灰层的外端壁、中间隔离板的外端壁和第二内抹灰层的外端壁间隙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每个第一侧部包裹条沿第一隔离网片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个第一端部包裹条沿第一隔离网片的宽度方向设置;每个第二侧部包裹条沿第二隔离网片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个第二端部包裹条沿第二隔离网片的宽度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侧部包裹条的宽度为W1,第一内抹灰层的厚度、中间隔离板的厚度和第二内抹灰层的厚度之和为T,T/2≦W1≦T,第一端部包裹条的宽度为W2,T/2≦W2≦T。
作为优选方案:第二侧部包裹条的宽度为W3,第一内抹灰层的厚度、中间隔离板的厚度和第二内抹灰层的厚度之和为T,T/2≦W3≦T,第二端部包裹条的宽度为W4,T/2≦W4≦T。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外抹灰层的厚度、第一内抹灰层的厚度、第二内抹灰层的厚度和第二外抹灰层的厚度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每个端部包裹壁外竖直设置有一个第一外抹灰板,第一外抹灰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外抹灰层和第二外抹灰层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有明,未经赵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54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束缠绕形成的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复合面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