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压铸机的顶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4688.0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1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卫良;罗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伟铸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8 | 代理人: | 谭建文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模板 立式压铸机 顶料结构 上模板 本实用新型 顶出组件 压铸机 压铸件 生产效率 压铸设备 机械手 安装座 工作台 夹取 偏位 取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压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压铸机的顶料结构。一种立式压铸机的顶料结构,包括压铸机本体,其中:压铸机本体包括工作台、上模板、下模板和顶出组件,顶出组件设置于工作台上,下模板设置于工作台上,上模板通过安装座设置于下模板的上方,上模板相对于下模板做上下往复动作。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机械手由于偏位无法夹取压铸件的技术问题,并加快压铸件的取件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压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压铸机的顶料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压铸机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技术。
现有市场中的立式压铸设备一般是将顶出组件设置于上模板上,并通过人工手动将压铸件从设备中取出,由于这种方式若采用机械手取件,随上模板的动作,机械手容易出现偏位情况,甚至与上模板产生碰撞,此外,人工取件速度较慢,耗时较长,不利于于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立式压铸机的顶料结构,能够避免机械手由于偏位无法夹取压铸件的技术问题,并加快压铸件的取件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压铸机的顶料结构,包括压铸机本体,其中:压铸机本体包括工作台、上模板、下模板和用于将成型的压铸件顶出的顶出组件,顶出组件设置于工作台上,下模板设置于工作台上,上模板通过安装座设置于下模板的上方,上模板相对于下模板做上下往复动作。
可选的,上模板与一动力源相连,动力源为马达。
可选的,下模板通过支撑架固设于工作台上,顶出组件设置于支撑架的一侧且位于下模板的下方。
可选的,支撑架数量为至少两个,支撑架相对平行地设置于工作台的两端。
可选的,顶出组件为顶出油缸。
可选的,顶出油缸上设有用于感应顶出油缸顶升位移的传感器。
传感器为行程开关;或者,传感器为磁性开关;或者,传感器为接近开关。
可选的,下模板设有供顶出油缸通行的通孔。
可选的,上模板与导向杆相连。
可选的,导向杆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导向杆数量均匀的分设于所述上模板的四周。
可选的,工作台一侧还设有一用于抓取压铸件产品的机械手。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机械手由于偏位无法夹取压铸件的技术问题,并加快压铸件的取件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工作台;2、上模板;3、下模板;4、顶出组件;5、安装座;6、动力源;7、支撑架;8、导向杆;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伟铸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伟铸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4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