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器具的密封圈、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1824.2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5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丘春成;韩平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A47J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裙边 内锅口部 烹饪器具 密封圈本体 倾斜向下延伸 本实用新型 上盖组件 圆角 密封 自身弹力作用 自身重力作用 过盈配合 漏气现象 配合密封 不漏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密封圈、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其中,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和密封圈裙边,密封圈裙边连接于密封圈本体的外侧且倾斜向下延伸,用于与内锅口部贴紧密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在密封圈本体的外侧连接倾斜向下延伸的密封圈裙边,在起压前利用密封圈裙边的自身重力作用及自身弹力作用与内锅口部过盈配合形成密封,使密封圈裙边与内锅口部贴紧密封,有效避免起压前出现漏气现象,并且由于密封圈裙边与内锅口部之间的密封受内锅口部圆角的大小的影响比较小,因此可以在更宽的范围确保密封圈裙边与内锅口部圆角配合密封不漏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密封圈、一种包括该密封圈的上盖组件及一种包括该上盖组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如刚性电压力锅,其密封圈在起压前是利用密封圈的裙边和内锅口部的R(即圆角)配合来形成密封的,如图1和图2所示,密封圈1'的裙边11'为圆弧形,起压前密封圈1'的裙边11'贴紧内锅2'口部的圆角21'形成密封,然而这种结构对内锅锅口R要求很高,而R的管控却比较困难,难以准确测量,使得内锅口部R与密封圈的裙边之间容易出现间隙,从而往往会出现起压前漏气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密封圈的上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上盖组件的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和密封圈裙边,连接于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外侧且倾斜向下延伸,用于与内锅口部贴紧密封。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在密封圈本体的外侧连接倾斜向下延伸的密封圈裙边,在起压前利用密封圈裙边的自身重力作用及自身弹力作用与内锅口部过盈配合形成密封,使密封圈裙边与内锅口部贴紧密封,有效避免起压前出现漏气现象,并且由于密封圈裙边与内锅口部之间的密封受内锅口部圆角的大小的影响比较小,因此可以在更宽的范围确保密封圈裙边与内锅口部圆角配合密封不漏气。
具体而言,现有烹饪器具的密封圈的裙边为圆弧形,起压前密封圈的裙边贴紧内锅口部的圆角形成密封,然而由于内锅口部圆角的大小与形状存在波动,使得内锅口部圆角与密封圈的裙边之间容易出现间隙;并且在检验内锅方面无有效测量内锅口部圆角大小的方法,只能依靠工装套上去凭肉眼判断处在大体区间,从而导致内锅口部圆角的管控比较困难,难以准确测量,往往会出现起压前漏气的现象;而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裙边倾斜向下延伸,从而使得起压前密封圈的密封受内锅口部圆角的大小的影响比较小,可以在更宽的范围配合不漏气,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烹饪器具起压前密封圈密封不良导致漏气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密封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的密封圈还包括:密封圈围边,连接于所述密封圈本体的下部且向下延伸,用于与内锅侧壁贴紧密封。
在密封圈本体的下部连接向下延伸的密封圈围边,起压后,密封圈围边由于受热膨胀和锅内蒸汽压力的作用,紧贴内锅侧壁而形成密封,从而确保起压后上盖组件与内锅密封的可靠性;具体而言,起压前、后密封圈与内锅密封的位置是不一样的,起压前,密封圈围边与内锅侧壁存在间隙,密封圈裙边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及自身弹力作用与内锅口部过盈配合,形成密封;起压后,密封圈围边由于受热膨胀和锅内蒸汽压力的作用,紧贴内锅侧壁而形成密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密封圈裙边位于所述密封圈围边围成的区域外侧;或至少所述密封圈裙边的下端部位于所述密封圈围边围成的区域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1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器总成及其换挡机构
- 下一篇:一种螺接试压堵塞